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协调控制及能量管理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352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4-02-1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电力论文哪里有?本文针对多类型能源接入,实现能量多向流动的前提下,从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各端口拓扑、控制策略入手,对整体系统如何协调稳定运行展开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3 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能量路由器的控制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端口变换器的控制,这是通过控制转换器来实现的。控制策略包括PQ、下垂和V-f控制等;另一个是能量路由器的总体控制,目前针对能量路由器的控制方法较少,从工作目标上来看,可以看作涉及电网电源的协调和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协同运行[26-27]。

(1)主从控制

主从控制基于主电源和从电源之间通信的集中式协调操作。主设备可以根据负载需求调整功率输出。从设备通常为光伏、风电类的分散性电源,常采用下垂或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28-30]。VSG控制引入了虚拟转动惯量与阻尼系数,当系统受到干扰时,频率响应更加平滑和稳定,比下垂更有优势[30]。主从控制中的主电源容量应足够大,以确保即使在故障期间也能保持稳定。此外,主从控制需要通信系统来促进微型终端之间的负载共享,因此,需要有效的通信系统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文献[31]中提出的H桥固态变压器(SST)中使用了一种典型的主从控制策略。由于主SST中的整个控制处理,主从配置有时会受到通信带宽瓶颈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故障。

(2)对等控制

与主从控制不同,不再区分主、从电源。对等控制中的每个终端共享相同的状态。根据下垂特性线,终端通过各自的调节来维持总线电压和频率的稳定[32-33]。对等控制策略不依赖于特定的微观来源。当出现任何故障时,只需分离故障单元,微电网系统仍可与剩余的DG单元一起工作。此外,它不依赖通信系统,这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缺乏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有一定的局限性[34]。

第三章 能量路由器端口控制策略研究

3.1 光伏端口

在上一章光伏端口的分析中知,光伏阵列通过升压斩波电路与后级电路相连。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光能,减少弃光,目前采用主要方法为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当光伏电池所发出的能量超出后级系统所需时,采用恒压控制。如下图 3.1所示:

电力论文怎么写

3.1.1 光伏MPPT

常用的控制策略为爬山法,即扰动观察法(P&O)。其基本原理为:通过对光伏输出电压的控制,观察输出功率在一个采样周期的变化情况。如果测量得到的输出功率大于上一次测量值,则扰动方向正确,可以继续沿着该扰动方向进行。若测得输出功率小于上一次测量值时,表明扰动方向与上一次扰动方向相反。通过对采样周期内功率变化进行对比,输出功率始终沿着增大的方向前进,直至最大功率点。

扰动观察法原理较为简单,且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实现。但步长的选择对稳定性尤为重要,较大的步长会在稳定点附近振荡,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小的步长虽然能克服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摇摆,但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速度会相对收到影响[61]。

第五章 能量路由器硬件设计及实验

5.2 系统电路架构

根据本文能量路由器的结构和现有硬件资源,硬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图 5.1所示。结合能量路由器的特点,需满足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形式的分布式能源接入。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具备一定的继电保护功能,提升硬件电路的安全可靠性。本节将会对能量路由器的各个端口电路、部分芯片的选择、功能等进行介绍。

电力论文参考

5.3 硬件电路搭建与测试

完成对硬件电路的搭建,需要对硬件系统进行调试分析,对不同端口进行测试分析,若有欠缺、不合理之处可及时发现并修改,避免因局部问题导致后续的系统无法正常的协调运行,或使系统奔溃而导致器件损坏。因此,在调试过程中需遵守一定的方案规则,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下图 5.9为调试完成后的能量路由器硬件电路板。

电力论文怎么写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能量路由器作为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通行技术进步的产物,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为基础,对分布式端口拓扑和控制策略以及整体运行协调控制进行设计研究,通过仿真验证各模态运行稳定性。最后进行硬件电路搭建,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

(1)提出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建立光伏、风电单元模型,并分析其输出特性,分别设计了基于黄金分割的MPPT、恒压控制和最优叶尖速比法和定功率控制方法;研究蓄电池等效模型,并设计阶段式充电与恒压放电控制;研究了并网端口的T型三电平变换器工作过程与SVPWM调制过程,并建立其数学模型。以注入等效零序的方法解决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考虑到传统VSG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虚拟参数自适应结合电流内环超螺旋滑模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以上设计的控制策略均可有效实现控制目标。

(2)提出一种分层与主从控制结合的三级控制方法,将系统控制划分为能量路由级、系统控制级、端口控制级。其中能量路由级综合考虑系统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同时接收外电网调度是否有要求配电要求、配电多少、电能质量。确定系统工作在并网模式,或是孤岛模式,然后对下级发出控制指令。系统控制级结合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的约束条件,将不同运行模式细分为五种模态,平抑因外界因素或系统内部变动所引起的功率不平衡、母线电压波动,使源储荷之间功率的供给与消耗达到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对端口控制级发出指令,按需调整控制策略。端口控制级:即能量路由器中各个端口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各模态运行时端口间协调配合,且实现能量的多向流动与动态平衡。

(3)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了硬件系统框图,对各端口的控制芯片进行分析选用,采用现有资源搭建系统硬件模型,并进行调试分析。最后对几种典型工作模态进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