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房地产行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房地产行业是我国比较特殊敏感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兴衰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今,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而扩大投资需求的一个重要支柱则是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增长。所以房地产业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而我们能够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判断初步判断房地产企业是否发展稳定。所以房地产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近年来财政部每年颁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都会提及房地产行业,尤其2008年后,针对房地产行业检查发现的问题所占的篇幅、绝对数量、有问题的公司数、有问题项目叙述的详略程度等都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例如2012年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四号)文件中提到:现在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公司的收入的会计处理都不真实,存在着偷税漏税的情况,并且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筹资等问题较为严重。在银川股份有限公司虚增所有者权益6.7亿元,同时减少了营业收入10.3亿元,少计提了 6.8亿元的成本费用,同时它的关联方以无偿的方式借用3.2亿元的资金,公司并没有对此进行披露,同时又私自篡改财务报告,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银行,并取得了1.2亿元的贷款。对于上海建工股份公司,通过拖延对工程结算的时间等一系列事项,最后使其总共偷逃了 4.55亿元的税款。上海中磨置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少计了 2.09亿元的收入,同时又把少计的收入计入到2010年,目的是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
………..
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丰富和拓展会计信息质量体系。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就是利用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完善所产生的漏洞,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及时的补充和修订与发展水平适应的会计实务准则,提髙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提高会计盈余信息透明度。
(2)拓展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研究理论体系。虽然当今国内外学者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研究角度和研究体系的差异,至今没形成统一的结论,而且都是以全行业作为样本研究,没有突出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点。此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构,能够给我国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治理和盈余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同时为我国的众多的房地产企业的治理提出更多有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国房地产业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
………
2文献综述
2.1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对于盈余管理最早的研究中是国外的一些学者,并有了很大的成绩,在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学家们才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针对我国的市场得出了结论,但是究竟什么才叫做盈余管理,仍然是观点不相统一。Wiiliain.R.Scot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佘管理的实质就是经营者在准则允许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对会计政策和估计选择的结果。他的主张是这样的,只要高管们有自由使用会计法规的空间,那他们势必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使企业的财富到达一个最大的峰值,这才是他们操纵财务信息的根本的目的。魏明海、顾兆峰和陆建桥对这种看法也是比较赞同的,其中,魏明海教授在《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发表了这样的观点:盈余操纵其实是公司经营者为了误导其他需要使用会计报表的利益相关者进而改变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结果,当然,也包括对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根据职业判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陆建桥在《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提出,盈余管理是企业为了本身的利益最大化以及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可能,在相关法律法规所准许的条件下,挑选符合企业利益的会计政策。以上几位学者都是从会计政策这一角度出发来理解盈余管理的,认为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可以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经理层如果想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达到目的。
………
2.2公司治理结构文献综述
“Corporate Governance” 一词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分别为:企业督导机制、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国内外的经济领域的专家对其定义的解释有所分歧,现列出几个有典型的定义或概述:国外著名经济学家科克伦和沃西克(1988)认为,上市公司的高管,董事,监事,股东和其他的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摩擦和碰撞致使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蒙克斯和米诺(1995)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公司发展方向和公司各种业绩表现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与企业相关的人员有,企业内部人员,如:管理层,董事长和各位董事,以及各位监事成员,和企业的投资者。外部相关人员有:企业的雇佣人员,顾客,供应商和其他的相关的人员。《公司治理原则》是经济合作组织在1999年的5月对外发布的,在此项原则中对公司治理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在原则中提到,公司的投资者,所有者,以及管理者以及企业外部的一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在此项准则中同时也规定了投资者,所有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权利和利益的分配原则。当然定义中所指的公司治理既包括企业的内部的治理,也涵盖了企业中比不可少的外部治理。
………
3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19
3.1委托代理理论...... 19
3.2信息不对称理论...... 20
3.3利益相关者理论...... 20
3.4不完全契约理论...... 21
3.5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22
3.6研究假设的提出...... 23
4研究设计...... 28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8
4.2研究变量...... 28
4.3回归模型构建...... 30
5实证结果分析...... 32
5.1盈余管理度的测量...... 32
5.1.1琼斯模型法 ......32
5.1.2真实盈余管理...... 35
5.2描述性统计分析...... 37
5.3回归结果分析...... 38
5实证结果分析
5.1盈余管理度的测量
欲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首先要将盈余管理程度进行量化,即确定盈佘管理的度量,这样才能进一步进行量化分析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关于盈余管理的度量,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度量方法,最为主要的有四种方法:总体应计利润法、具体应计利润法、盈余分布法和真实盈余管理计量法。前两种是在公认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运用会计判断来操作盈余,被称为“应计操作”;第三种是从盈余管理的结果来计量盈余管理的效果;第四种是度量真实的盈余管理。四种主要的方法各有优劣,经比较后,本文选择总体应计利润法和真实盈余管理模型来度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其原因有二:第一,每计利润总额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各种操纵行为,如会计估计的变化、费用的资本化、收入的递延确认等,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盈余管理的程度;第二,总体应计利润法思路清晰,计量简单,对企业类型没有特殊要求,按其结果得出的结论更具普遍性。第三,随着会计准则的变革,企业有倾向选择使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操纵利润。
……..
结论
(1)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与流通股比例显著负相关性,同时与总经理与董事长是否兼任正相关。
(2)真实盈佘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性,与流通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监事会会议次数显著负相关。除此之外,其他解释变量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没有显著关系。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