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现代物流业融合了运输、仓储、商贸和信息等产业,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间的联动发展,降低物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成本、提高我国经济运行效率和综合服务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地位。 自我国 1978 年首次引入“物流”概念后,物流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近年来我国在物流领域的投入,仓储、邮政、高速公路、铁路、国际航运中心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持续增长。但是,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长久来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基本维持在 18%的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该比率每降低 1%,将能够产生 4000 亿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1]。 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已经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物流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在物流企业规模方面,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服务水平相对低下,有不少数企业仍然只是在提供货运代理、单纯的储存和简单的运输阶段,未能做到提供综合化、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此外,作为物流业发展趋势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热点,现阶段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许多地方政府都寄托于物流业来振兴经济和财政收入。物流业作为生产服务性行业,连接着第二、第三产业,它不仅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2011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 号),业内称“物流国九条”[2]。2013 年12 月,《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等八项物流相关国家标准被国家标准委授权公布,这对物流市场实现规范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从最初的物流相关概念的界定、物流企业的分类、绩效评价支持理论的介绍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专题性或综合性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针对物流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的定量研究非常少,且多是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没有建立适合物流上市公司自身特点的指标体系,也忽视了物流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针对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结合物流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以及全局的角度,建立比较科学的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进行评价;并且针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一些可能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方面的帮助。目前,学者对于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比较多,且研究成果显著。但从目前的研究看,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比较单一,综合绩效评价方面较少,多数是基于财务指标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再者运用灰色理论进行评价的文献也非常少。基于这种现状,结合相关文献对现代物流企业衡量指标的研究以及充分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全面考虑物流企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建立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给指标确定权重,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物流上市公司绩效予以评价,并对物流上市公司排名结果作出分析。基于此思路,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绩效评价的分析理论,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
第二章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1 物流理论
“物流”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1935 年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最先对物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贯穿于销售活动中,包括了从生产方到消费方流动过程中的各方面资料和服务的转移的相关活动[30]。 我国于 1979 年引入物流概念。现行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物流做出了明确的定义,物流(Logistics)指物品从生产供应方到购买方地的实物流动过程,以市场需要为基础,实现了运输、仓储、货运、包装、再加工、配送、信息流等各种基本功能间的一个有机组合。 此外,《2009 中国物流行业年度报告》进一步对现代物流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解释,并把现代与传统物流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融合了高科技技术,以客户全方位需求为第一目标,兼顾了生产、运输、销售等市场环节,以及集合了包装、搬运、装卸、储存、运输、信息传递等多种物流环节,做到提供给物流需求方全方位、一体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的同时尽可能地通过减少物流总成本获取最大效益[31]。
..........
2.2 绩效的内涵及企业绩效评价
目前,对绩效(Performance)内涵的界定还存在较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典型代表学者是 Bernardin [32](1995),其把绩效定义为“记录在一定期间由一定的工作活动创造的成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Murphy[33] (1990),观点是绩效是与一定组织目标相契合的全部行为,所说的组织就是个人付出劳动收获成果的环境。Combell[34](1993)等人,绩效不是结果,而是实际存在的种种行为活动,对这种行为活动进行考评的标准就是对工作和组织贡献的程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者 umbrach[35](1988)给绩效下的定义 “绩效指行为和结果”。我国绩效方面学者陆庆平[36](2006)也持同样观点,绩效涵盖了“行为”和“结果”,“绩”更侧重于工作的“结果”,“效”则是“行为”,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只有将两者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准备反应绩效的实质[7]。本文采用最后一种观点。 评价的主体是人,是人基于某种目标,采用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构建合适的指标,再运用适合的数理方法等衡量目标客体的过程,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或事件。换言之,评价即通过特定的比较分析方法,主动对人、物、事之一做出评判的过程,从而实现某种目标[37]。
.....
第三章 物流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20
3.1 物流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 20
3.2 物流上市公司特征分析 .... 21
3.3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定义和步骤 ...... 23
3.3.1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定义 ............ 23
3.3.2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一般步骤 .... 23
第四章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24
4.1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24
4.2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思路 ....... 25
4.3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25
4.4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内涵及其测算 .... 27
4.5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处理和权重确定 .... 31
第五章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 34
5.1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34
5.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35
第六章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综合评价
6.1 样本选择
物流产业是综合性、服务性的产业。物流上市公司大多多元化经营,而且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至今为止对物流企业的界定还没有一致性的标准,本文只能尽可能地准确做出界定:第一,通过查阅《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交通运输、仓储业(G)”里每一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和“经营范围”,筛选出以物流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第二,去除“ST”和“*ST”的公司和 B 股上市公司;第三,去除在 2012 年和 2013 年净利润为负的公司,得出截止 2013 年 12 月,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主营物流业务 A 股上市公司共有 33 家,作为研究样本,股票代码和名称以证券交易所为准。所选样本公司基本上囊括了国内大多数较有影响力的物流公司,极具代表性,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情况。33 家物流上市公司如表 6.1 所示:考虑区域差异是本文的特色。行业特性决定了物流业极易受到地区政策、区域科技环境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区域划分方面,本文吸取前人研究成果,将样本公司所属地区划分为三大类:大环渤海、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地区。三大块经济区的基本构架如图所示[58]。
#p#分页标题#e#
#p#分页标题#e#
.......
结论
企业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在此之前国内外就物流企业绩效问题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研究创新和数据更新的需求,本文的研究仍然非常必要和有意义,尤其运用了在物流企业绩效研究问题上很少使用的灰色系统方法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对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阐述了物流的内涵和特征,并比较了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特点,剖析了绩效、绩效评价的内涵,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企业绩效评价的支撑作用;同时,主要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阐述了企业绩效评价核心理论。对我国物流上市公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物流上市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物流成本约束下的物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偏弱;第二,资金是制约物流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专业化物流服务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第四,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第五,绿色物流发展滞后在此基础上。并且,归纳了物流上市公司的特征,给出了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内涵与一般步骤,为下文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综合绩效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