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财务管理论文,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政府财政投入水平,进一步探讨政府财政投入对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全面二孩政策后河南省政府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合理的财政投入需求及财政压力的测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河南省学前教育整体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稳中向好,但区域间发展有失教育公平——18个地市间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悬殊;政府财政投入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特点,生均幼儿学前教育经费显著低于全国一般水平,且城乡学前幼儿生均投入水平差距较大且该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政府如何应对财政压力,优化财政投入,合理配置财政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均认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一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对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学前教育是具有公益性和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政府理应承担起主体责任,采取措施保障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保证适龄学前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其次,财政投入作为政府介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普遍认可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政府应当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提高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减轻家庭负担。
........
1.绪论
基于学前教育是具有公益性和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理应成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财政投入是政府介入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普及与事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对于学前教育发展中政府财政投入的研究同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上,公共产品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机制难以在公共产品领域实现帕累托最优。如公共产品由私人来提供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免费搭车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政府扮演提供公共产品的角色。学前教育作为具有正外部溢出效应的准公共产品,其发展水平会辐射周边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用最大化,因此需要政府介入,合理的规划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证公平和效率,切实保障学前教育幼儿接受到普惠公平的教育机会。实践上,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河南省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短期内进一步加剧,政府作为学前教育重要的责任主体,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因此,本文的研究通过对学前适龄人口的预测进一步测算河南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资金需求,通过政府财政压力分析探讨河南省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可能性。然而,我国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虽不断提高但问题颇多:投入总量不足、资金分配不均和结构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最后,国内外学者对于政府财政投入的研究多停留在现状分析,较少有学者预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需求。考虑到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在全国各省中较为落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2.财政介入学前教育的内在机制
2.1基本概念界定
教育投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总和,是一项与国家和地区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投资,因此教育投入也称为教育资源或教育投资(2016)。按照成本分担主体不同,教育投入包括政府投入(财政投入)、家庭投入和社会投入。财政投入即财政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科文卫等各方面的支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出即构成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具体可以划分为财政经常性投入、教育财政拨款、生均教育事业费等不同内容。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民办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及其他学前教育经费;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又包括五项: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4)。因此,本文所指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即“学前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本文重点研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这里必须先做个区分。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模式包括财政投入体制和财政投入机制两个部分。其中前者研究的是谁出钱的问题,而后者研究的是具体怎样出钱的问题(2019)。目前我国现有学前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并没有明确政府职责划分,但主要以县级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本文的研究内容侧重研究财政投入机制,即政府如何分配学前教育财政资金的问题,具体涉及到对政府财政投入对象的调整、投入方式的优化等。
2.2政府介入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政府活动的范围即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由政府介入学前教育领域,通过财政补贴对外部性加以修正,提供私人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效益的学前教育供给数量,将会提高社会效益,有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如图2-2,横轴代表接受学前教育的在园幼儿数,纵轴代表接受学前教育的价格、效益以及成本。学前教育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交于点A,A点决定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分别为P0和N0,显然需求曲线D代表的仅是消费者自身可以从学前教育中获取的边际效益,此时外部边际效益即社会边际效益并未体现。假设每一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所带来的外部边际效益为W,政府采取对每一个人发放W的财政补贴(即P2-P0=W),则新的需求曲线移动到D’,D’=D+W==MPB+W=MSB,D’和S交于新的均衡点B,此时价格为P1,在园幼儿数为N1,接受学前教育的社会边际效益恰好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在B点,每个孩子接受学前教育所支付的净价格下降(价格由P0变为P1-W,P1-W=P1-(P2-P0)=P0+(P1-P2)<P0),社会也获取了相当于三角形ABC面积大小的净效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益水平。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通过测算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合理财政投入需求并分析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以期对河南省及全国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公平发展做出可行性贡献。
研究框架
3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与不足......................................................................................................14
3.1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14
3.2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特点.....................................................................................................................17
3.3学前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3
3.4影响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25
4.河南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需求测算及财政压力分析...................................................................................28
4.1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合理需求测算.....................................................................................................28
4.2河南省财政收支预测.............................................................................................................................31
4.3学前教育财政压力测算及结果分析.....................................................................................................35
5.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财政投入经验借鉴.......................................................................................37
5.1美国:中央与地方财政联合,多种投入形式并重............................................................................37
5.2日本:注重教育公平,财政投入缩短公私幼儿园间家庭负担差距................................................38
5.3澳门:政府财政投入促进免费学前教育普及并提高质量................................................................39
5.4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经验借鉴.............................................................................................................40
......
5.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财政投入经验借鉴
5.1美国:中央与地方财政联合,多种投入形式并重
对于提前开端项目的财政拨款则由联邦政府直接以“整笔补助金”的方式拨付给项目代理处,避免了多级政府层层下放容易产生的腐败和资金滥用行为,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教育券和各种税费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美国家庭对幼儿的教育负担。如美国“儿童保育发展基金”项目主要是以教育券的形式向负担不起儿童保育费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资助。学前幼儿家长可以使用教育券直接用于选择幼儿服务,或者到私立机构购买保育服务。以教育券补助家庭的形式赋予了家长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力,也间接促进了学前教育个性化和高质量发展。此外,为了支持私立教育机构、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美国政府利用儿童营养项目和WIC项目通过税费抵扣(如依附性看护税费抵扣)为低收入及弱势幼儿家庭减轻了教育负担(2007)。提高偏远贫困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是补齐教育发展短板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贫困地区及处境不利幼儿的学前教育发展项目,政府财政对弱势幼儿的资金支持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弱势幼儿及家庭接受学前教育服务。借鉴日本发展学前教育做法,河南省可以加大政府对于私立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并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形式减轻私立幼儿园的办园成本,缩短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之间的家庭经费负担差距,减轻家庭负担,促进教育公平。
5.2日本:注重教育公平,财政投入缩短公私幼儿园间家庭负担差距
通过对美国、日本及我国澳门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分析,可知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政府主导,不断提高财政投入,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是促进学前教育向好发展的关键。私立幼儿园作为后起之秀承担了幼儿教育的半壁江山,政府财支持理应向私立幼儿园倾斜,这样既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也能改善“入园贵”的局面。近年来,河南省政府虽然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但是财政投入不应仅局限于对公办园的投入,应当均衡区域间、不同主体间财政投入资金的分配。目前河南省政府针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对象主要是公办园,只有少数普惠性幼儿园能够得到政府财政扶持。很多家庭不能享受到低价优质学前教育供给,不得不选择高价劣质的民办园,并承担较重的学前教育负担。河南省民办园占据大半壁江山,要想促进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高,缓解目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政府财政必须给予民办园一定的财力支持,促使民办园向普惠性幼儿园转变。无论是美国的提前开端项目还是澳门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都切实改善了贫困儿童及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条件。因此,借鉴美国的做法,建议由中央政府财政引导、地方政府主导,每个省份可以因势利导,由政府财政直接出资,开展针对弱势幼儿及家庭的帮扶政策,集中学前教育资源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针对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借鉴澳门的做法,对较贫困区域先行推广免费学前教育,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幼儿都能接受学前教育。
教育层次与外部性关系图
....
6.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基于人口预测和财政收支预测,测算“全面二孩”政策后学前教育发展的财力需求及政府财政压力,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后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资金压力主要集中在2025年之前,随着生育政策的短期释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2025年之后政府财政压力有所缓解。学前教育经费是学前教育中的核心资源,政府财政投入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提高政府财政投入的科学、民主和效率,以财政投入的均等化、合理化促进学前教育更好的发展。考虑到河南省人口众多、教育投入需求规模大且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客观事实,结合国外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借鉴,本文认为河南省政府财政投入应当兼顾总量调整和结构优化,具体落实到以下几方面。县级政府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理应在学前教育发展中承担主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省市级政府的不作为。我国应尽快促进《学前教育法》的落地生根,在法律章程中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划分,设立各级财政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投入中学前教育投入占比,提高贫困弱势地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比,逐步形成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县级政府为主体,省级政府加以配合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在明确各级政府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经济较弱、人口较多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尽可能保证省内各区域学前教育生均投入都能达到全国最低标准,实现教育财政投入均等化。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