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多种,当前较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它们各自存在明显的缺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又称企业理财目标), 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因此,根据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再作探讨。
一、对三种常见财务管理目标的缺点评述
1.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主张把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人数不少。但是,它存在以下十分明显的缺点:(1) 未明确企业赚取利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与目标应具有的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统一性和明晰性三个特征不太相符;(2) 未考虑实现利润的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容易引发经营者不顾企业长远发展而产生短期行为;(3) 未考虑利润产生的风险因素, 容易引发经营者不顾风险去追求最大的利润,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或财务困境;(4) 未考虑利润本身的“含金量”,容易引导经营者只顾追求会计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使企业因现金流量不足而陷人财务困境。
2.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缺点其一, 股东权益最大化需要通过股票市价最大化来实现, 而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仅包括企业经营业绩, 还包括投资者心理预期及经济政策、政治形势等理财环境,因而带有很大的波动性,易使股东权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其二,经理阶层和股东之间在财务目标上往往存在分歧。其三,股东权益最大化对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认识缺乏应有的号召力。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 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 而且实现了企业财富分配原则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化, 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财富最终都归其所有者所有,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是企业所有者所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这可能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理人员、内部职工、社会公众等所希望的利益目标发生矛盾。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等对企业的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各方面都有自身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从这方面讲,只强调一方利益忽视或损害另一方利益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 #p#分页标题#e#
二、选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原则
1.利益兼顾原则。企业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应该全面有效地兼顾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并努力使每一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都能持续不断地达到最大化。
2.可持续发展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应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应该能够克服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使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做到长短结合、有效兼顾, 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快速地发展。
3.计量可控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应能被可靠地计量和有效地控制。只有这样,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才变得具体化, 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进行考核和评价。否则,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就会变得虚化而失去意义。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是相关者利益持续最大化
上述三个目标都没有全面并明确地考虑到企业各个利益主体在企业中的利益。一个企业,从产权关系来说它是属于投资人的,但从利益关系来说它却是属于各个利益主体的。因此,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不能只考虑某一个利益主体的单方面利益,不能只考虑某一时期的利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考虑到所有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能全面、持续、协调地发展。所以,笔者认为, 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1.内涵。相关者利益持续最大化是指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采用最佳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乃至供应商和客户的利益都能全面、持续、协调地发展,各自的利益不断达到最大化。
2.优点。相关者利益持续最大化并不是指忽略投资人的利益,而是兼顾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各方相关者的利益, 在使投资人利益持续最大化的同时, 也使其他相关者利益持续达到最大化。也就是将企业财富这块“蛋糕”做到最大的同时,保证每一个相关者所分到的“蛋糕” 最大。它的显著优点是:(1)更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 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2)能创造与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 努力培养安定性投资人;(3)它关心本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4)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 凡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 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5)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 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 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6)讲究信誉,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与宣传; (7)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等。 #p#分页标题#e#
3.优势。其优势明显反映在它特别有利于企业处理好以下三类利益关系:
(1)它有利于企业协调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人无法对经营者的经营进行全面的监督,即使技术上可行也会因监督成本过大而难以承受。例如,在目前国家这一投资人(大股东)非人格化的条件下,设立监督机构和监督者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 可事实证明,这些监督机构和监督者本身又需要再监督,但是谁又能说再监督部门不需要监督呢? 所以在目前我国这种政治体制与所有制形式下,单凭监督很难解决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只有采用相关者利益持续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利益分配上采用“分享制”, 使经营者与投资人之间利益一致, 充分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才能使企业资产高效运行。
(2)它有利于企业协调投资人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80 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分配杠杆又向职工倾斜,严重地损害了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造成前些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近几年职工大量下岗的现象。其实,从根本上说,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有企业投资人的国家与职工之间的最终利益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从局部和短期来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矛盾的。过分强调投资人的利益会降低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力,最终影响投资人的利益;过分强调职工的利益,又会造成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受损, 造成职工大量下岗的后果。只有同时兼顾二皆,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它有利于企业协调投资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以相关者利益持续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让债权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债权人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使企业充分利用会计论文财务杠杆来提高企业的效益; 而且, 当企业面临财务困难时,债权人不仅不会向企业逼债,反而会追加投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