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化解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稳健策略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7251440431920
  • 日期:2011-07-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流动性风险预防措施

摘要:分析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具体概念和其产生原因以及它的主要危害,对现有的如何化解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预防措施做了叙述和简要评析,最后基于全球化的实际,指出化解银行流动风险除了银行本身实行的稳健策略外,还必须要有世界组织的配合、国家的监管。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盈利性;信誉度;东南亚金融风险

财务管理论文目前,理论界对流动性问题虽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还不尽如人意,该问题依然是当今世界财经领域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在评析前贤理论基础上,试图找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路径就构成了写作本文的动因。

1对化解流动性支付危机措施的简要阐述
1.1流动性风险及产生原因分析
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为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或满足贷款需求而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一种在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种责任的充足的资金可周转能力。广义上说,流动性是银行的责任,不仅意味着只要急需,随时可以付出资金买回负债,还意味着只要急需,随时可以卖出资产收回资金。银行的流动性可以从存量和流量的角度理解。从存量角度看,流动性是所持资产的变现能力。从流量角度看,则是获得资金的负债能力。
银行流动性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资产流动性是指银行持有的资产应能随时得以偿付或在不贬值条件下确有销路。主要表现为贷款风险,即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拖欠,或根本没有能力偿还致使贷款不能收回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负债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轻易地以较低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而使银行信誉受损。
1.2流动性风险的评估
对于流动性需求做出的正确的评估是有效防御流动性风险的前提,由于流动性需求的构成因素比较复杂,所以对其估测难度也比较大,我们主要从趋势和具体计算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 流动性需求的变动趋势而言,通常存款增长大于贷款增长时,流动性需求处于下降趋势;反之,则处于上升趋势。
第二, 对流动性需求做具体计算时,要将随着存款增减而引起的法定准备金升降因素考虑人内,具体公式:
流动性需求二贷款增(+)减(一)一存款增(+)减(一)+法定准备金增(+)减(一)
第三,流动性需求有四种变动态势:
(1)“随机性变动”包括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重大经济事件和政治事件等难以做出规律性预测的变动。但可以估计其发生的概率。#p#分页标题#e#
(2)“季节性变动”同农业生产与收获、市场购销,工业生产计划执行等因素有关,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的变动。
(3)“周期性变动”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库存增减,通货膨胀率升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松紧等因素有关的变动,其起伏指标是明显的,但周期长度往往前后不相同,比季节性变动更难预测。
(4)“趋势性变动”是由人口、劳动力,设备存量与增量,消费与储蓄,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这是相对稳定并且容易预测的一种变动。〔’]结合上述态势可以对流动性需求做出预测。

2流动性风险的预防
预防流动性风险要求对流动性需求的满足。满足流动性需求主要是通过保持某些资产投资的暂时性和掌握并拓展应急性资金获取的渠道和方法两种途径。具体的流动性风险的预防措施有如下几种:
l)资金集中法。主要做法是将银行不同来源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配。一般把资金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资金作为一级准备,应付顾客提存和借贷要求;第二部分资金作为二级准备,即购买短期高质量证券,以补充资产流动性;第三,分配一部分资金作为贷款;第四,在满足贷款需求后的资金剩余,可购买较长期的有价证券;第五,作为银行营业用固定资产的投资,其数量最多不得超过银行自有资金。
这个方法优先保障了资产方面的流动性,但缺陷在于忽略了负债方面的流动性,忽略了不同来源的资金具有不同的流动性能力和需求,无法在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统筹来考虑问题解决流动性风险。同时,在强调流动性同时忽略了银行经营的盈利性,所以这种做法就减少了赢利的可能。
2)资产分配法。也称“资金匹配法”,具体做法是把银行资金来源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即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银行资本。与资产集中法相同,资金运用也分为一级准备、二级准备、放款、投资和固定资产五个部分,然后根据每一项资金的来源不同,按照其自身的流动性大小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将其分别按不同比例分配到不同资产形式中去。
具体的运行方式是:(l)活期存款。银行活期存款要缴存较高的存款准备金,其自身流动性较高,应将其中大部分安排到现金资产即一级准备中,小部分作为二级准备,一部分长期稳定余额用于贷款。
(2)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相比,它的法定准备金要求较低,自身的流动性也较低,可用较少部分作为一级准备和二级准备,多数用于贷款和证券投资。
(3)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相类似。
(4)银行资本。包括股金、资本赢余和存留盈余。这是股东对银行资产的权利,对它无需保留准备金,应将其主要用于贷款,证券投资和购置固定资产。这样,银行既可保证流动性需要,又可以将更多的稳定性资金投放到盈利资产中,增加利润,更加有利于预防银行的经营风险。#p#分页标题#e#
3)缺口监察法。具体是通过分析资产方和负债方之间的流动性差额,来表示现有流动状态和预期流动性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首先将资产重新排列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两类。前者包括超额准备金,短期政府证券,不定期的短期贷款等,非流动性资产包括法定准备金,中长期商业贷款等,同时,将负债也重新划分为易变性负债和稳定性负债两类。易变性负债包括季节性存款,不易把握的流动性存款及其他短期负债等。稳定性负债包括沉淀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存款,资本券和自有资本。然后,通过对照看出资产与负债双方的流动性差额,称作“缺口”;再根据预期的存贷款增长,分析能否和怎样弥合流动性缺口。
当现有的流动性资产小于易变性负债时,流动性缺口为正,即流动性不足,风险比较大。预期的流动性贷款增长应大于易变性存款增长,其差额应正好等于流动性缺口,即流动性剩余。为了遵循复式记帐原理,应当考虑筹措相同数额的非存款负债。由于各因素的影响,预期中的流动性需求,不一定正好等于原有的流动性缺口,因此,在预期的贷款存款增长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实际调整的流动性需求可由公式计算:
实际调整的流动性需求二预期流动性需求-流动性缺口=(预期贷款增长一预期存款增长)-(易变性负债一流动性资产)二预期贷款余额一预期存款余额
4)潜力养成法。其中心在于增强银行潜在的或无形的流动性能力,一旦急需流动性,便可“招之即来”,或者防止某种可能的或潜在的危机不至于最终酿成现实。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直接持有流动性的机会成本,增加赢利的机会。常用的几个措施是:
(l)建立遍布国内外各重要金融市场的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各地的资金供求和利率状况。
(2)在金融界和工商企业界建立广泛的业务协作关系,互助联谊。
(3)搞好公共关系,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树立本行的优良形象。
(4)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重大经济金融危机及本行可能遭遇的冲击进行超前预测研究,提出应付对策。
(5)利用多种广告宣传手段,扩大本行的知名度和本行证券资产的知名度,增强市场转让条件。
5)状态处理法。其中心在于,将银行遇到流动性问题的经营状态分成四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流动性政策。
第一,经营正常状态,此时银行的流动性目标只是维持正常经营过程和最大限度的满足贷款的需求,维持合理的借贷利率价格,并对可能出现的非常需求和大宗交易有所预备。
基本要求是:最大借款要求借款能力+资产出售簇1其中,借款需求=资产增长+到期负债(预期的核心存款(沉淀存款)增长)。#p#分页标题#e#
第二,单个银行的暂时性危机,即预料之外的消极事件,如会对个别银行的安全问题产生暂时性怀疑的不良贷款被公之于众,造成银行信誉的短期下降。此时银行的流动性政策是满足这种非预料事件的要求,使自己不必到货币市场上去或增付补贴而度过危机。这时银行原则上不要去满足所有的信贷需求。
基本要求是:其中:到期缺口到期缺口+法律协议金额借款能力+资产出售感1=所有未来30天内到期的负债一同期到期的全部资产。
第三,整个银行业都面临着长期危机,比如,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打击而产生的金融市场混乱。此时,所有银行都在竭力摆脱危机,中央银行一般也会采取拯救措施。就单个银行而言,可依据第二种状况采取流动性对策。
第四,单个银行长期持续的特有危机。经营亏损在继续恶化,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在增加,在这种状况下,要摆脱危机,已经不仅仅是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单一所能奏效的,而应当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进,以克服收人和盈利上的障碍。

2基于银行自身建构流动性风险预防措施的局限性
以上所涉及的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五种措施都是针对银行自身而言的,是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具体措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与此同时,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在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增多的条件下,在资本帐户开放的前提下,在大量国际游资可以凭借国际金融市场和网络技术自由出人于它国的情况下,银行作为整个宏观经济结构中起到核心支配作用的金融机构,它的运营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单凭银行自身的风险预防措施不足以化解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形成的流动性支付危机。
财务管理论文虽然就银行自身而论,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防范措施来化解流动性风险,但实际上情况要复杂的多。比如,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各国经济受到毁灭性打击,也使得全球经济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冲击。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房地产业的长期过度发展、外汇储备不足、筹措使用外债外资不当、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对外开放金融市场但监管不力、汇率制度僵化等内因,外因则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性游资的兴风作浪。〔4;由此可见,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也并不属偶然。作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大的银行业来说,单凭某个银行的防范措施是无法化解这样的危机的。因为要化解这样的危机,必须重新建构全球性的金融秩序以及比较健全的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大概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了。面对滔天的大水,人们最初的反应是在自家门前建一个坝,因水大浪高,这点防范机制不堪一击。#p#分页标题#e#
玉皇大帝怜惜这些只顾自扫门前雪的子民的境遇,决定派稣来帮忙,鲸决定修一条大坝,企求御水于大坝之外,但可惜的是鲸遇到的是开天辟地以来的最大一次水,于是鲸的一番心血付东流。禹在深知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后,采用疏导的办法终于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在国际游资往有利可投的国家和地区流动的年代,在开放而又全球化的年代,金融业的防范机制是否也应该学一学大禹呢?
再来看发生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于银行业,这场经济浩劫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货币贬值和大量的泡沫经济。而这些对银行业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其直接后果就是银行的贷款无法收回,呆帐、坏帐及其他不良资产过高,最终导致银行内部资金亏空,以破产告终。以在同样遭受金融危机的韩国银行为例: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银行业的呆帐比率超过10%。据南韩财经院的统计,截止1997年9月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达249.8亿美元,占gdp的17%,据预测将升至23%。〔’〕这种局面的造成,最直接的原因出自银行本身,即银行用于对外投资及贷款的金额与储备金的比例问题,追求赢利和健康稳妥的经营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英国的“巴林银行倒闭案”,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部舞弊案”等等,都是由于银行只追求一时赢利,过度投资或投机的行为导致了最终的失败。至此,又回到本文的论题,运用有效的防范措施化解追求赢利和保持稳定的矛盾,即防范流动性风险。
综上所述,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危害是致命的,对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化解流动性风险的措施的需求就变得格外的迫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将会呈现更加复杂化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更加全面和更加灵活的方法。化解流动性风险就是要兼顾银行的赢利性和其稳定安全性,只有把握好这两方面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结合国家的强有力的金融监管以及一个健康有序的世界经济环境,才能真正化解流动性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银行信用的质量和提高银行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l]马鸣家.金融风险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322一324,338一341.
「2」唐凌云.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分析与管理[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以X)(2):35一38.石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