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的深度调整正在孕育,创新对世界经济产业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国际竞争终究是创新能力和科技的竞争,创新是各国战略布局的重点,但我国企业发展模式落后,在新形势下,我国更需要在创新方面有新突破,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国家重视创新的大背景下,应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先机,将创新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快我国各领域技术创新,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常态,使创新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创新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家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决定了创新性工作的方向,“十三五”也再次强调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夯实了创新基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的深度调整正在孕育,创新对世界经济产业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国际竞争终究是创新能力和科技的竞争,创新是各国战略布局的重点,但我国企业发展模式落后,在新形势下,我国更需要在创新方面有新突破,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国家重视创新的大背景下,应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先机,将创新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快我国各领域技术创新,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常态,使创新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创新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家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决定了创新性工作的方向,“十三五”也再次强调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夯实了创新基础。
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体,2015 年中央经济会议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启动,要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加强创新驱动,激发企业家的能动性。自 Schumpeter[1] 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展开了研究,管理层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和战略的制定人,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管理者作为“理性人”的角度出发,认为管理者追求效率最大化并完全遵循贝叶斯学习法则,但“理性人”假设使很多现象不能得到解释而备受质疑,随着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开始考虑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对企业的影响,由此开始将管理者的情感因素纳入到创新决策中考虑。行为金融学认为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进行决策时决策者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即使掌握了全部信息也不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过度自信即是有限理性的一种。与一般员工相比,管理层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在战略制定时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与管理者目标不一致,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很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管理者是忠于股东的,其作出的决策不是出于自身利益,而是仅仅由于自信,从而降低了委托代理成本,本文基于一个新的角度,认为虽然过度自信是一种有限理性,但管理者基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对自身尊严和工作成就的追求,会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公司,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具有冒险精神,敢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类项目,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和创新绩效。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前人的相关文献,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基础,从高管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出发,研究了我国高管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调节作用,进行深层次分析,将企业按照行业类型、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负债,分为高新技术企业组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组,国有企业组与非国有企业组,大规模企业组与小规模企业组,财务扩张企业组和非财务扩张企业组,分别探讨在不同决策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本文的结论及建议。
1.2.2 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异质性对高管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从结构上分为六部分,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其次,介绍了本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首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概念和存在进行界定和回顾,并总结归纳了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其次对企业创新绩效概念及衡量方法进行了综述;第三,对国内外关于企业异质性、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最后,进行文献评述。
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对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创新理论、高阶理论、企业异质性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其次,运用上述理论,对高管过度自信影响创新绩效及企业异质性下两者关系的机理进行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假设,并进一步将全部企业按照行业类型、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负债水平进行区分,分别研究企业异质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实证设计。本章在前文所提假设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样本和来源,对变量的衡量指标做出明确说明,并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模型。
第五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基于我国 A 股上市公司 2011-2014 年的经验数据,运用 STATA 13.0 对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部分在前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结论进行概括,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综述
2.1.1 高管过度自信存在的相关研究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前人的相关文献,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基础,从高管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出发,研究了我国高管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调节作用,进行深层次分析,将企业按照行业类型、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负债,分为高新技术企业组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组,国有企业组与非国有企业组,大规模企业组与小规模企业组,财务扩张企业组和非财务扩张企业组,分别探讨在不同决策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本文的结论及建议。
1.2.2 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异质性对高管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从结构上分为六部分,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其次,介绍了本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首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概念和存在进行界定和回顾,并总结归纳了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其次对企业创新绩效概念及衡量方法进行了综述;第三,对国内外关于企业异质性、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最后,进行文献评述。
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对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创新理论、高阶理论、企业异质性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其次,运用上述理论,对高管过度自信影响创新绩效及企业异质性下两者关系的机理进行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假设,并进一步将全部企业按照行业类型、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负债水平进行区分,分别研究企业异质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实证设计。本章在前文所提假设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样本和来源,对变量的衡量指标做出明确说明,并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模型。
第五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基于我国 A 股上市公司 2011-2014 年的经验数据,运用 STATA 13.0 对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部分在前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结论进行概括,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综述
2.1.1 高管过度自信存在的相关研究
过度自信即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成功源于自我因素,而低估其他外界因素和他人帮助的一种认知偏差[4]。国外学者将过度自信归纳为三方面:(1)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低估自己失败的概率,对别人的估计却正好相反[5, 6];(2)高估项目成功概率,低估风险因素[7];(3)不注重其他信息,认为自身信息最准确,并以此进行投资决策[8]。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决策受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影响,表现出违反理性决策的逻辑,这就是非理性行为,过度自信是非理性行为的一种最稳定的表现,应用心理学中的大量证据都表明人们具有过度自信的心理,例如,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驾驶能力高于平均水平[9],大部分人认为他们会得到一个一直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10],与平常人相比,他们更有能力解决琐事[11]。各行各业的人都可能存在认知偏差,但这种认知偏差在银行家、律师、高管等精英身上更为显著,这种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Cooper(1988)对美国企业 2994 位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家认为自己未来的前景非常好,自己的能力要高于其他企业家,认为自己成功的概率为 81%,而他人成功的概率为 59%,同时,相信自己能百分之百成功的企业家有 33%,但相信他人能百分之百成功的企业家只有 11%,而后续研究却表明在当年被调查企业中有 66%的企业破产,该结果表明在企业家当中普遍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倾向[12]。
2.1.2 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方法的相关研究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针对高管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本文归纳了如下十个方面:
2.1.2 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方法的相关研究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针对高管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本文归纳了如下十个方面:
(1)高管持股状况。Malmendier 和 Tate(2005)首先以股票期权变动情况来衡量高管过度自信[13]。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如果在行权期内,CEO 持有股票期权并长期不行权,则将该高管定义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二是在样本期内 CEO 持股不变或者增加,则视为过度自信高管;三是如果公司中 CEO 持有的期权为五年期,并且在期权持有期内至少有两次转让机会,每次转让机会的收益为 67%以上,但 CEO未转让的,则为过度自信管理者。Glaser,Schafers 和 Weber(2008)以高管在证券交易市场进行股票买卖的次数作为衡量指标,如果高管在股票市场购买股票的次数多于出售本公司股票的次数,则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14]。由于国外的高管一般持有本公司股票期权,所以这种衡量方法较为客观,结果也比较准确。我国的股权激励实施于1999 年,并且《证券法》《公司法》中明确规定高管不能买卖股票,因此股权激励在我国发展并不完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上述衡量标准进行了一定改进,我国学者一般以高管的持股状况来度量高管过度自信。郝颖等(2005)采用企业高管持股数量的增减来衡量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若在 3 年内高管持股不变或者增加,并且股票数量的增加并非因为业绩股或者红股的原因,将此高管定义为过度自信,定义为1,反之为 0[15]。饶玉蕾和王建新(2010)根据出台的新公司法的规定,认为股价增长幅度小于大盘,但高管继续持有原股数或增加持股数量,将此类高管定义为过度自信高管[16]。#p#分页标题#e#
..........................
2.2 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综述
2.2.1 企业创新绩效概念界定“创新”一词由 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并且该书中将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重新建立”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并且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不断获取超额利润,即Schumpeter 所指的创新是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或者新组合,不断创造潜在利润[1]。“创新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生产技术及方法的变革和创新,不断挖掘企业未利用的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进行组合,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熊彼得曾指出创新主要包括五种情形:(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生产方式(3)开拓新市场(4)掠夺或控制一项产品的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新组织,归纳为五方面的创新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并且熊彼得指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外部环境的洞察力,为企业创造一种创新的良好氛围,带领企业成员进行创新。
继 Schumpeter 之后,出现了几类研究创新的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提出了著名的“索洛剩余”,将技术水平加入到经济增长函数,随后出现的熊彼得学派,围绕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企业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创新模型;随后出现的技术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学派,对创新的发展与推进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创新活动是指企业开展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即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技术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新工艺而进行的研发活动。创新绩效体现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首先,创新投入主要体现为企业的研发投入(RD 费用和研发人员投入);其次,创新产出一般体现为新产品或专利数; 最后,创新活动的绩效最终将体现在企业增加值上[32]。专利数与新产品一直被众多学者用来评价企业创新能力。
...........................
..........................
2.2 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综述
2.2.1 企业创新绩效概念界定“创新”一词由 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并且该书中将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重新建立”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并且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不断获取超额利润,即Schumpeter 所指的创新是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或者新组合,不断创造潜在利润[1]。“创新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生产技术及方法的变革和创新,不断挖掘企业未利用的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进行组合,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熊彼得曾指出创新主要包括五种情形:(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生产方式(3)开拓新市场(4)掠夺或控制一项产品的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新组织,归纳为五方面的创新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并且熊彼得指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外部环境的洞察力,为企业创造一种创新的良好氛围,带领企业成员进行创新。
继 Schumpeter 之后,出现了几类研究创新的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提出了著名的“索洛剩余”,将技术水平加入到经济增长函数,随后出现的熊彼得学派,围绕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企业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创新模型;随后出现的技术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学派,对创新的发展与推进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创新活动是指企业开展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即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技术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新工艺而进行的研发活动。创新绩效体现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首先,创新投入主要体现为企业的研发投入(RD 费用和研发人员投入);其次,创新产出一般体现为新产品或专利数; 最后,创新活动的绩效最终将体现在企业增加值上[32]。专利数与新产品一直被众多学者用来评价企业创新能力。
...........................
3.1 理论分析......................................... 18
3.1.1 相关理论基础........................................18
3.1.2 企业异质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 22
第 4 章 实证设计....................................... 29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29
4.2 研究变量的选取................................... 29
4.2.1 因变量........................................29
4.2.2 自变量......................................30
第 5 章 实证结果分析............................... 32
5.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32
5.1.1 描述性统计.................................32
5.1.2 相关性分析....................................33
第 5 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
运用 STATA 13.0 软件对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 5-1 可以看出,在 2011-2014 年我国上市公司中,研究样本平均每年申请12.92 个发明专利,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均值仅为 3.596%,并且专利申请数量和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标准差都较大,说明不同企业之间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存在较大差距,创新产出最高的企业每年申请 216 个专利,创新投入最高的企业中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21.41%,创新产出最低的企业未申请发明专利,创新投入最低的企业中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 0.0253%。同时,过度自信高管的均值为 0.491,即在所研究企业样本中,过度自信高管占总样本的将近一半,这说明我国上市企业中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现象。此外,企业成立年限的标准差较大,说明本文所选择样本较广,数据选取合理。其他变量标准差的变化都在合理范围内。
..........................
第 6 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了我国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机理,并在行为金融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异质性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理论研究框架,并得出下列结论:
(1)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显著提高创新绩效。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的这些“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企业愿意继续留任一些过度自信的 CEO 和 CFO。
(2)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在高新技术行业中,生产技术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当高新技术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更容易开展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第 6 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了我国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机理,并在行为金融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异质性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理论研究框架,并得出下列结论:
(1)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显著提高创新绩效。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的这些“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企业愿意继续留任一些过度自信的 CEO 和 CFO。
(2)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在高新技术行业中,生产技术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当高新技术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更容易开展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3)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国有企业里国有股权占绝对控制地位,与政府之间的政治联系使国有企业不仅有创新活动需要的充足资金,而且能享受到政府的税收优惠,使过度自信管理者在国企中更容易开展创新活动。
(4)与大规模企业相比,小规模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小规模企业运营机制灵活,在制定创新决策时更迅速,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过度自信高管倾向于从事创新活动,从而带来创新绩效的提高。
(5)与财务扩张企业相比,非财务扩张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具体来说,在财务扩张企业中,负债水平较高,非效率投资与资产替代问题也较严重,过度自信高管盲目将负债筹集的资金用于创新项目,导致创新的失败,而非财务扩张企业中,管理者在进行创新决策时更加谨慎,因此对创新绩效具有截然不同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4)与大规模企业相比,小规模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小规模企业运营机制灵活,在制定创新决策时更迅速,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过度自信高管倾向于从事创新活动,从而带来创新绩效的提高。
(5)与财务扩张企业相比,非财务扩张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具体来说,在财务扩张企业中,负债水平较高,非效率投资与资产替代问题也较严重,过度自信高管盲目将负债筹集的资金用于创新项目,导致创新的失败,而非财务扩张企业中,管理者在进行创新决策时更加谨慎,因此对创新绩效具有截然不同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