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公司治理水平、审计师声誉与盈余管理之财务管理研究--来自新三板的证据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1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41719422318808
  • 日期:2019-04-0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研究发现高公司治理水平可以抑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高声誉的审计师可以洞察盈余管理行为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抑制了盈余管理的发生,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公司的治理体系尤为重要,作为信息的提供方,其治理水平高是外部监督力量最终得以落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审计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三板市场开始是为了承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2006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因挂牌企业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 STAQ、NET 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是目前不同于主板却与其联系密切发展迅速的板块。众所周知,企业都想扩大发展规模,拥有宽裕资金流,提高自身知名度,上市则是一条非常好的渠道,可以满足以上需求。但是我国上市企业数量在企业数量总额中的比例相当小,剩余企业中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加上经营并不稳定,得不到银行的资金帮助,融资渠道阻碍非常之大。而作为资金储备充足的社会大众苦于无投资渠道,如何将这两者配合起来,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成了难题,还有从主板等板块退出且还有经济价值的企业后续发展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三板的出现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主要是退市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退市企业借助市场继续发挥作用,而作为主力军的中小企业由于上市后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宽,股票交易流动性得到大幅改善,可获得政府补贴,最主要的是为今后转板提供了“绿色通道”,可谓是百益而无一害,故中小企业争相在新三板上市,新三板数量上迅速扩容。由于上市条件门槛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新三板企业无法达到主板等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披露方面,虽然新三板信息披露参考主板,但各企业披露的信息仍然存在参差不齐,经常不按时进行披露和漏报的情况。尽管新三板处于混乱时期,但是股东及投资者对于其仍然给予厚望,短短几年,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由最初的几家变为现在的几千家,数量急剧上升,市场潜力不容小觑。而在国家资本市场重要战略部署中新三板是建立创新性国家,促进企业经济全方面发展的巨大助力,各方优势略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投资者将视线聚焦于这一板块,十分看好新三板的发展前景。面对新三板投资热潮,努力提高信息真实性,确保信息使用各方得到同质信息,对于缓解代理冲突,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信息质量问题亟待解决。全国股转公司在 2016 年 5月正式提出分层制度,以制定的标准为准绳,结合企业披露的财务数据,划分企业身处层次,筛选出的企业是否为优质本质上还是取决于信息可靠程度。
信息质量问题迫在眉睫,反观新三板的研究成果颇少,这其中定性研究占据多数,会计信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少之又少,没有相关文献研究公司治理和审计师声誉两者相互作用对其的影响。盈余管理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之一,对其研究可谓是重中之重。公司治理反映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高低,但是新三板市场体制设置不完善,信息不合规披露现象普遍,公司治理作为盈余管理代表性影响因素,其对新三板市场信息质量是否有所贡献?审计师其因独立性而被视为外部监督的主要力量,出具的审计意见是信息使用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在新三板信息质量堪忧的情形之下,其对新三板盈余管理问题还能否发挥抑制作用?此外,相比公司治理水平或审计师声誉单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考虑两者的情况下,其发挥的作用会有何变化?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一、研究内容
根据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选题,收集研读文献,理解公司治理机制、审计师声誉的作用机理及其如何影响盈余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的理论推导。公司治理利用 G 指数法,从管理层、董事会及所有权结构三个方面选取六个代理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计算得出,将审计师声誉具体为是否由“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虚拟变量,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公司治理水平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2.研究审计师声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3.研究公司治理水平和审计师声誉两者对盈余管理发挥作用的主导因素
借助新三板平台进行数据搜集,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若结果符合假设则得出结论,若结果不符合假设,则进行深层次的原因探究,得出最终研究结论。丰富公司治理水平、审计师声誉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研究成果,同时,依据新三板研究结果为提高盈余质量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增强投资者信心,推进新三板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进程。
二、论文框架
第一章是绪论。结合现今的实际情况,发现新三板的作用在不断提升,而其信息的质量水平却令人堪忧,探究如何提升信息质量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之下,更加凸显本文的选题意义,同时交代了研究内容及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将有关于公司治理、审计师声誉和两者共同对盈余管理作用的文献进行了搜集,仔细阅读文献,提取其中重要的、和本文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展现,评述文献所取得的成果和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为下文变量定义及选取提供文献依据。
第三章是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在第二章研读文献,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声誉机制理论及“深口袋”理论在盈余管理研究方面运用。结合三个经典理论对本文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推导,辅之与前期学者的科研成果,确定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提出三个假设。
第四章公司治理水平、审计师声誉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本章就数据来源和筛选标准进行说明。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确定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第一大股东股本性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情况、董事持股比例和机构持股家数六个变量衡量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以是否为“六大”审计衡量审计师的声誉,用真实盈余管理代表盈余管理程度高低并确定了五个控制变量。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得出新三板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和审计质量不高。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模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有力证实了公司治理水平、审计师声誉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表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定性。
第五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根据实证结果归纳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最后部分是文章的不足和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公司治理内涵
公司治理又被称为公司管理,OECD 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由此可见公司治理并不是单独某一方面可囊括的,而是一整套体系。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公司治理因素众多且并非每个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研究,所以学者们对于公司治理研究的角度聚焦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选用单个治理变量代表治理水平。选取一个代理变量衡量公司治理程度,进而来研究其和其他点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适用于早期研究或该变量能高度代表治理水平的情况。
第二,站在组织结构层面研究公司治理。这种研究方法的视角由单个治理变量扩展到公司各个结构之中,正视企业各职能部门对于公司治理的作用,分别研究不同的部门对于治理水平的作用,得出很多优秀结论,相比第一个方面更为全面。刘长奎(2015)就选取了六个不同的变量分别探究其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根据实证结果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完善意见。
第三,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将多个治理因素综合成公司治理指数。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将公司治理相关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合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李维安比较国内外和港澳台等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并完成了自身数据库的建设,被众多学者借鉴,得出许多宝贵结论。方红星(2013)和沈玉清(2009)都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可以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结论。
二、审计师声誉内涵
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审计师狭义上仅指审计师个人,广义上不仅包括审计师个人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现在研究中的审计师概念多指后一种。声誉的高低反映出社会大众对于会计师事务所信任程度,而非审计师个人的信任程度,这通常与审计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综合两者,本文研究的审计师声誉仅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审计师声誉在现有研究中大致可以用三种变量来进行代理:首先是以事务所规模,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也是经过众多研究后认同的做法。大规模的事务所相比小规模事务所,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所以普遍认为规模大的事务所审计质量会优于规模小的事务所;其次是以行业专长对审计师声誉进行衡量,拥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拥有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可以保证审计质量;最后是以审计收费衡量审计声誉。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收费是审计双方经过价格博弈后的结果,审计质量高的事务所可以为自己争取到好审计收入。以上观点并不是独立存在,高声誉的审计师大多是规模大的事务所,在其工作的审计师个体是拥有行业专长的,其收费水平很高,这些在一个事务所中可能同时存在。#p#分页标题#e#
..........................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研究
盈余管理作为衡量信息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在不断探究其影响因素,力图通过探索影响因素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的机制,避免财务丑闻事件发生和为投资者提供优质信息,推进市场有效性建设进程。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研究,硕果累累,公司治理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归纳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综述。
高管层方面。企业所有的重大营运行为都是管理者决策执行的结果,管理者的异质性应当是会对盈余管理有所影响的。基于高管的异质性,姜付秀和朱冰(2013)认为高管之间任期间隔的长短对盈余管理水平会有所影响:实证发现错开CEO 和 CFO 两者的任期可以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而且抑制效果随着两者交错时间的长度变得越来越明显。那管理者性别的差异能否会导致其对盈余管理持不同的态度呢?周泽将和修宗峰(2014)发现男女性高管对于风险偏好是同等的,性别差异并不能抑制盈余管理,尤其在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情况下,其所在公司的盈余管理会随之提高。无独有偶,何威风(2011)等学者也得到了相同的观点。此外,他们的研究还发现管理团队年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年轻的管理团队接受新事物快,抗压性强,自信度高,急于在企业中有所建树,能接受的风险程度会比大龄管理团队高。而学历的作用却不一样,学历有时决定着眼见和理性程度,学历高的管理者会综合各方信息后进行理性决策,减少盈余管理的程度。管理团队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实施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企业初期为了获得薪酬奖励会虚增企业的利润,但随着企业发展,管理者在职消费权利增大,奖励作用得以淡化,被夸大的企业利润水平幅度会下降(刘新民等,2014)。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正常的高管变更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发生变更的当年,从内部聘用的总经理会利用应计项目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并不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第一、第二个会计年度后,无论新上任的总经理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聘请,均会对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王克敏,刘博(2014)认为在企业进行转移控制权时应计项目盈余降到低点,高管为在所有权转移后的年度有所“成就”,在新组织中站稳脚跟,会在企业所有权转移之前对盈余进行操控。高管继续留在企业的概率越大,越有可能会与卖方合谋,减少企业应计项目,降低实际成交价格,从而损害企业利益来为自己谋取留任后的私人利益。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5
第一节 理论基础.............................15
一、委托代理理论........................15
二、企业声誉机制理论....................15
三、“深口袋”理论.........................16
第四章 公司治理水平、审计师声誉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20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样本筛选...................20
第二节 变量定义..........................20
一、被解释变量.............................20
二、解释变量.............................22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46
第一节 研究结论.....................46
第二节 对策建议.................47

第四章 公司治理水平、审计师声誉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样本筛选
本文选取了 2013 至 2015 年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万德(WIND)数据库。所有数据均经过以下方式筛选最终得到 2698 个样本量:(1)由于金融业的经济业务的特殊性,使其不能代表正常的营利企业,故剔除行业为金融保险业的样本;(2)被标记为警示的企业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剔除被标记为 ST 和 ST*的样本;(3)数据不齐全的无法进行回归分析,剔除了回归模型中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4)资不抵债的企业为异常企业,剔除了资产负债率大于 100%的样本;(5)剔除了审计意见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样本;(6)删除了存在极端值的样本。本文所使用过的统计软件为 spss17.0。
盈余管理衡量方式虽然很多,但是最被广大学者所接受的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和盈余分布三种方法。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审计人员对于应计盈余管理容忍度的降低,管理人员开始规避使用应计盈余管理,转而青睐于发现可能性更小的真实盈余管理方法。真实盈余管理通过对现金流、成本和酌量性费用进行操控,隐蔽性加强的同时,对企业长久的利益损害也增加了。根据这三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式在研究中的使用次数,得出真实盈余管理出现次数在不断上升,说明学术界认可此方法。故本文选择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来度量来度量盈余管理程度。根据以往的成果,真实盈余管理由异常的现金流、异常成产成本和异常酌量性费用三个部分组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新三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2013 年至 2015 年的数据,研究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和外部担任“经济警察”的审计师两者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以及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得出有效结论,进而对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前文研究结果系数表的解读,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根本。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