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考试办法创新研究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求复合型人才、协作型人才、信息型人才。面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发展变化,职业教育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教育评价观念,改代写财会论文革考试方法及成绩折算方法,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学院;考试方法:成绩折算方法;创新研究
2000年12月1日,我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加入WTO以后,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际市场大潮中,企业间的竞争尤其激烈,其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求复合型人才、协作型人才、信息型人才。面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发展变化,职业教育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此,各职业学院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大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收到了好的效果。但作为教育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的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整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因此,我们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探索,旨在探求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一、高职教育考试方法及成绩折算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
1•考试内容重理论轻能力高职教育各院校的考试方法和成绩折算方法一般还是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首先,在考试内容上重理论而轻能力,强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以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而忽视学生技术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参加工作的适应期长,实践技能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达不到职业教育的目标,体现不了我们的职业办学特色,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2•考试形式单一化目前,职业教育的考试形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形式单一、僵化,缺少如口试、实训作业、模拟操作、辩论、开卷测试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是上课就讲,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不很关心,教学结果就是靠课程结束的结业考试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缺少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信息、采取补救措施、矫正偏差的时机,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不断堆积,学习困难越来越大,从而放弃学到结业考试出结果为时已晚,严重影响教学效。#p#分页标题#e#
4•成绩评定的单一化长期以来,结业成绩一般是由一张试卷定结果,过分强调了分数的评价作用。命题人往往对分数寄予了过高的判断功能,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一次考试定结果也不利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不知自己哪些部分掌握的情况如何,会使有些学生只追求高分数,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还会导致有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的现象发生。
二、高职学院考试方法的改革
1•改变重理论知识轻能力的评价观随着我国产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将产生新型的劳动力结构。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但要有适度的理论知识,更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社会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考试中要加大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力度,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特点,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2•改变只由教师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互评自评教学评价过去一般是由教师一人进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反馈、矫正、激励等功能。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价或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学生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接受评价结果,对过去的学习进行反思,寻求补救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评、互评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清楚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探求改进措施,不断进步。
3•改变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教育评价观终结性评价是学习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布卢姆认为:“终结性评价的首要目标是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或者是评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为了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及程度,而学生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及达到怎样的程度,是由学习过程的情况如何来决定的。因此说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为重要。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结果采取的评价。用于改进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比终结性评价重要得多,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形成性评价可/yanjiusheng/caihuilunwen/以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实施形成性评价必须明确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其评价项目,划分出学习单元和具体课时,使学生在每个学习单元都能及时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效果,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4•考试方法多样化考试方法应根据考试内容要灵活多样,改变目前闭卷笔试为主的单一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开卷考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考试方法多样化,可以采用:#p#分页标题#e#
(1)笔试:笔试是经常而广泛使用的考试方法之一。笔试的试卷内容应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题型要新颖多样,可以是单选、多选、改错、判断、简答、计算、连线、填列表格、实务处理等。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口试:包括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简单灵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紧密,可以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及时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内容的进展,设计出巧妙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和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出教与学存在的问题,获得矫正信息,并及时补救。这种评价方式,师生直接面对面,必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对性格内向的、胆小的学生或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始设计的问题要比较容易回答,因材施评,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兴趣。让学生口试回答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疆经济与文化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3)实训作业:实训作业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这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开展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或模拟操作,可以及时反映出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对教学内容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实训作业,师生共同查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偏差,寻求补救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4)实践技能模拟考试:提高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高职学院办学之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立足点。对实践技能部分要单独测试、加大考核,提高学生技能本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成绩折算方法的改革成绩折算方法必须改革。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获取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矫正、补救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偏差,不是为了比较、排队、选拔,对学习结果的形成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评价。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学习结果,更不会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起帮助、教育作用,不应让学生感受到压力,应该让学生感到兴趣和帮助,这样,学生才乐考而不厌考,才能愉快地学习。形成性评价常常伴随着各项改正程序,具有重复性。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改进措施予以补救,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时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布卢姆指出:“形成性测试必须不带有任何要评成绩的联想,这样学习者才不至于害怕,而是把形成性评价看作对学习的帮助。”因而,形成性评价尽管是最重要的评价,也不计算为结业成绩,否则它就不能发挥它特有的功能了。终结性评价是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评定。比较概括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体水平,也可以预测后续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学业做出整体的价值判断。现行测试的一个总分数不能明确地向学生提#p#分页标题#e#/yanjiusheng/caihuilunwen/供教育信息,学生还不能从一个总分数中确切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因此,可以向学生提供两种分数,即各部分得分和总分。我们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分部分测试,如对《会计基础》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测试,这部分试卷以百分量化,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60%。第二部分为基本技能的考试,这部分考试也可百分量化,占本课程结业成绩的40%。两部分成绩合计为100分。这样分部分结业考试,相对内容少,复习及时,学习效果会更好。避免“一卷定乾坤”。让学生在第一部分测试后有机会重新发现问题、反馈信息、进行补救,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尤其是跨学期的课程更应如此。每一部分测试所占结业成绩的比例应视其在本门课程中的重要程度和内容多少而定。对于各部分测试不合格的学生应及时帮助并补考,以免把问题带到下个学习阶段。结业成绩可按新补考成绩折算。这样做的结果是激励学生更加发奋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远比得到排队、选拔的测试结果重要得多。通过实验,学生参加补考的态度,认真复习的程度较过去有很大不同。学生把补考当作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为重新评价做积极的准备。改变了过去补考只求60分的消极作法,收到了好的效果。强化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激励、矫正、补救的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教育评价“这种不断地贴标记的作法对个人的教育不能带来益处,它对许多学生自我观点则可能具有不利影响,对人格和性格发展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这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