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企业的绩效对整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以往对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两个方面。近几年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政治关联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也日趋重要。经济学家Krueger在1974年时提出了政治关联的相关研究,从寻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真正形成原因的具体研究过程中,构建了广为人知的寻租理论,同时明确,企业家之所以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资本与官员构建较好的关系,原因在于这一关系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高额的利益,这个创新性的角度为以后的学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企业的政治关联作为企业的一个特征性质,同样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较大影响,自此,政治关联对于企业绩效方面所发挥的影响日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企业通过公开或隐蔽的方式与政府相关人员或部门建立起联系,以期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政治关联在企业中早己屡见不鲜,它的普遍存在并对企业的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各国的学者掀起了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热潮。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政治关联就开始在国外学者中展开研究,起步时间比国内早很多,最初关注的重点也是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但也仅仅进行了概念定义,慢慢的开始过渡到研究它能否给企业在融资的视角上产生便利,帮助企业获得来自政府的政策性收益,比如税收优惠、资金补助、产权保护,乃至融资便利等等,然而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企业政治关联的研究多数还只是初级水平。无论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分析都可以看出,政治关联对于企业绩效方面的影响是普遍的,不过截至目前,并无统一性的看法和认识,需要后人去进一步的检验。
……….
1.2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民营上市企业的政治关联对其绩效产生的影响。首先对政治关联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进而对政治关联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对政治关联的有关理论做出了描述,在此基础之上,做出了研究假设。接下来获取了 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的有关资料,借助描述性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做出了实证性的检验,并且获得了回归结果,进而给出解释分析,最后总结上述检验,并且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文章的第一部分里做了简单的说明,除此之外绪论还介绍了文章主要的研究内容,并将研究内容以框架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另外还介绍了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所在。第二章:回顾研究动态,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予以简要的评析。本章节就国内外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划分了政治关联的度量标准、方法和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两大部分进行分类分析,得出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章:提出研究假设,进行理论分析。本章节主要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分别从整体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政治关联类型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高管中有政治关联的高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政府干预程度对“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力”的影响这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理论与实际予以结合之后设定了四点假设,对后文的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打好了基础。第四章:具体的研究设计。对数据源以及样本的具体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尤其是变量的定义和模型的设计。第五章: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借助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检验以及多元回归分析这些手段,展开实证研究,得出研究结果,并对结果作出详细的解释说明。第六章:结论和建议。分析并总结研究结论,同时明确本研究的局限所在,并针对后续研究给出建议。
……….
2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政治关联一词,也被叫做政治联系,或者说是政治关系,是Fisinan(2001)在研究印尼公司和苏哈托家族的具体关系的时候最早提出的。Faccio(2006)对政治关联的定义为:企业股东或者高管层里,至少有一名为政府官员或和政府官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按照Bertrand和Kramarz(2006)的研究,如果企业首席执行官毕业于精英学校,或者曾担任政府职务,又或者现在就是政府雇员,则该企业就有政治关联;Ferguson与Voth(2008)研究得出:如果企业高管和政府或执政党存在密切联系,那么该公司则为政治关联性的组织。上述的定义是为了来判断某企业是否具有政治关联,有了政治关联之后,各企业对应的政治关联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对政治关联程度,应该怎么度量呢?对当前文献予以梳理,汇总出如下方法: Bushinan(2004)等对企业所持有的国有股的具体比例来判断该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不过这一方法在分析的对象上过于狭窄,只能针对手握国有股的公司加以分析,而在中国,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它们所持有的国有股一般比例都很低,所以我们认为该方法难以真正的将政治关联的具体强度予以客观的体现。
………
2.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术界通常是以企业高管的政府背景为标准来界定政治关联,Wong、Zhang and Fan(2007)对政治关联赋予的定义是,企业首席执行官现在或者曾经在政府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军队等其他部门)工作;吴文锋、吴冲锋和刘晓薇(2008)对Fan等人的定义进行了扩展,他们认为企业的高管不是只有首席执行官,还包括董事长、理事长;邓建平和曾勇(2009)认为如果企业高层管理者中至少有一位现在或者曾经在政府部门任职,或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背景,那么该企业就是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邱艾超和李维安又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即高管背景的角度,划分了高管政治背景的行政级别大小,并且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等进行赋值来体现公司的政治关联程度(5分、4分、3分、2分、1分、0分)。诚然我国企业的政治关联在平日生活中屡见不鲜,但是国内学术界最近几年才对企业的政治关联进行研究,国内与政治关联有关的文献相对比较少。国内学术界通常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对政治关联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的伊始,学者们相信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但是这一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在慢慢的调整和变动。一部分学者们发现政治关联会损害企业的绩效,具有消极的影响;同时,也有学者研究分析后认为,在不同条件下,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结果会不同,即双面作用。
……….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6
3.1整体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6
3.2政治关联类型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7
3.3企业高管中有政治背景的高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7
3.4政府干预程度对“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力”的影响......... 18
4研究设计......... 20
4.1样本选择......... 20
4.2变量定义......... 21
4.3模型设定......... 24
5实证结果与分析 ......... 27
5.1描述性统计.........27
5.2简单相关系数检验......... 28
5.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及分析......... 29
5实证结果与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5-1我们发现,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绩效ROA的均值是0.05191379,其极大值为0.206567,极小值为-0.070710,两者相差0.277277,我国民营企业的绩效髙低两端根据这个数据就可以体现出来,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绩效的标准差为0.047942895,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之间的绩效差距较小,平均来看没有出现亏损,而是盈利的。从POL的平均值为0.51来看,也就是说样本企业存在51%的企业具有政治关联,说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都存在政治关联,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接着看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规模的均值为21.44761102,增长率的均值为0.60943686,财务杠杆的均值为0.38438159,第一大股东占股比例的均值为 33.34377;标准差分别为 1.046028154,2.194434846,0.230330652,14.703335这些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股东持股比例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次是成长性和规模方面,而财务杠杆的差异性较小。
………..
结论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政治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民营企业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构建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两个方面的良好外部环境。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企业与政府机关及人员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在回顾了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与分析。本文选取了 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上市的共2027家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取的变量构建起回归模型,以此检验本文的四种假设;(1)企业绩效与政治关联之间的整体关系(2)中央政治关联和地方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不同结果(3)企业高管中拥有政治关联背景的人数在企业高管总人数中的占比与公司绩效的关系(4)不同的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差异。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知,民营企业的绩效受到政治关联的影响很大。#p#分页标题#e#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