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2010年新年伊始,热闹非凡的鞭炮声还未消失,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战争就悄然上演了,美国、欧盟等相继对中国油井钻管、铜版纸、三聚氰胺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在2010年2月20日发表公告,对中国西服、套装和夹克展开反倾销调查;墨西哥决定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高碳锰铁征收Z10rk、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这使得中国出口企业忧心忡忡,国外对我国企业不断地反倾销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大量的出口商品要么在反倾销指控期间被迫停止出口,要么因反倾销应诉失败而被征收较高的反倾销税,总之,出口企业在反倾销中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失去国外的市场。一方面我国出口企业频繁遭受反倾销诉讼,另一方面国外生产商又不断在我国市场上倾销大量产品,一点点地侵蚀中国相关产业。尤其近些年,外国服务业在华倾销己经出现扩大之势,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绝大部分都己经进入中国市场。本土的很多企业都受到严重的威胁。曾跻身2000年全国百强连锁企业的北京城市之光、福建华榕等超市则在2002年相继倒闭。总之,倾销与反倾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密切相连,无论是倾销还是反倾销都会对我国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拿起武器来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然而,企业在倾销和反倾销应对中,都涉及财务方面的内容,且占有很大的比例,财务在倾销和反倾销应对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应当从财务视角分析我国企业在应对倾销和反倾销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进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财务手段。本文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展开的。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说,倾销与反倾销同财务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国内学者将反倾销与财务相结合进行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性的,但是一方面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站在财务角度对这一问题深入研究还很有限,涉及财务其他方面的内容并不多。笔者在论文中除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外,还将纳税筹划这一财务手段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将倾销和反倾销放在一起研究的文献也不多,但事实上,倾销和反倾销这两个方面联系很密切,谈其中任何一个概念,都应该将另一个概念也做解释,本文在讨论应对财务策略时,将倾销和反倾销结合在一起。系统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
2.现实意义。自1979年6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摩擦事件不断发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在WTO反倾销目标国排行榜上高居榜首。反倾销使我国出口贸易平均每年损失800多亿人民币,①我国已成为世界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与之相对的是国外对我国的倾销也一直稳步上升,从1997年第一例应对国外倾销案件到2001年,共有12件,加入wTO后至2010年6月底我国已经立案50起。面对步步紧逼的反倾销,作为财务人员,我们决不能消极等待,而应当积极防范和应对。众所周知,反倾销不是普通的法律诉讼,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之下的会计制度纷争,这种纷争主要集中在产品成本与价格的对垒中;同样面对国外不断在我国市场的倾销,我们应持有强硬的态度,决不能任其发展。本文将从财务角度为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提供一些必要的策略,如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对反倾销税进行纳税筹划等,希望这些策略能在倾销与反倾销应对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倾销在重商主义时代的欧洲已经发生,177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一书中首次将倾销的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书中详细论述在当时各国官方对出口贸易进行奖励,亚当•斯密曾说:“我知道,某些行业的经营者,都私下同意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钱来奖励他们一定货物的输出,这种策略施行得很顺利,虽然大大增加了国产商品,却仍然能在国内市场上使他们的货物的价格提高一倍以上”。①不过这里所说的倾销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倾销,其含义更接近国际贸易中的“补贴”。直至1884年,英国议会在一次关于关税的辩论中涉及到倾销一词,此时的倾销才具有“低价抛售商品”的意义。当时倾销分为内部倾销和外部倾销,内部倾销指的是企业清算或清仓甩卖时低价出售的行为,是当时比较常见的一种贸易手段;外部倾销则较为接近今天倾销的意义,指的是以低价将国内需求有限、市场无法容纳的商品销售到国外市场的行为。
第二部分倾销与反倾销相关理论概述
在现实生活中,倾销和反倾销的概念似乎己被广泛熟知,但是由于使用条件或学科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或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研究的严密性和可理解性,有必要对其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一、 倾销和反倾销的基本理论
倾销的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是不同的时代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如今理论界主要从经济学和法学对倾销做出定义。而反倾销是与倾销相对的一个概念,下文将对两者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
(一)倾销的概念与界定
1. 倾销的概念
对于倾销的概念,理论界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经济学角度,一个是法律学角度,两者侧重的方面不同,前者侧重现象,后者侧重内涵。从首次出现倾销一词到现代社会的频繁使用,倾销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含义。倾销,源于北欧国家,英语表达为dumping,同挪威语中的dumPa和月一麦语中的dumpe一样,原意都是指抛弃不要的东西。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倾销被解释为将大宗货物或其他东西翻倒、倾泻与抛弃。可见,倾销是一个中性词,其原始含义并不带有褒贬的色彩。
第三部分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32-45
一、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现状........... 32-35
(一)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的现状........... 32-35
(二)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现状 ...........35
二、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时存在的问题........... 35-40
(一)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35-36
(二)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36-40
三、从财务视角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40-45
(一) 应对倾销存在问题的分析...........40-41
(二) 应对反倾销存在问题的分析 ...........41-45
第四部分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 45-56
一、我国企业应对倾销的财务策略........... 45-48
二、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财务策略........... 48-53
(一) 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规范性........... 48
(二) 大力提高出口企业对新会计准则...........48-50
(三) 健全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系统........... 50-51
(四) 发挥财务部门在反倾销应对中的作用...........51-53
(五) 对反倾销税进行纳税筹划争取低税率........... 53
三、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其他相关策略 ...........53-56
结论
我国加入WTO以后,不仅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形势日益严峻,而且国外对我国市场的倾销也不断升温。无论是倾销还是反倾销都对我国相关产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应对国外倾销和反倾销已成为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如今法律界、经济界以及财务界都有很多学者投入到倾销与反倾销的研究中去。因为在倾销和反倾销应诉中,涉及大量的财务内容,所以本文从财务视角研究企业如何应对倾销与反倾销,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财务策略,结论如下:
1.无论是应对倾销还是应对反倾销,企业都要有积极的态度,争取有利的反倾销税率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是应对倾销,企业要积极申诉,争取对国外倾销者的产品争取高的反倾销税,进而维护自己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抵制国外的恶意竞争;如果是应对反倾销,企业要积极应诉,做好会计举证工作,尽量获取市场经济地位,即使不能获得倾销幅度为零的待遇,也要争取较低的反倾销税率,保住在国外的市场份额。
2.无论是应对倾销还是应对反倾销,企业都要具备精通该领域业务的专业财务人员。在应对倾销时,财务人员要能利用相关指标发现国外对我国市场进行倾销,并且能提供相关的申诉资料;在应对反倾销时,财务人员要能正确的核算产品的价格,为调查人员提供清晰的成本资料等会计举证,这些过程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这是保证胜诉的必要条件。#p#分页标题#e#
3.无论是应对倾销还是应对反倾销,都要建立相应的财务系统,对于倾销,要建立进口产品应对倾销的预警系统和财务信息支持系统,用来提供我国市场中国外产品的销售资料和成本资料以及诉讼中所需要的其他相关举证资料;对于反倾销,要建立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用来提供企业产品真实合理的成本,为反倾销应对提供前提条件。
4.对于反倾销应对,企业从财务角度还应当加强日常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尽可能的采用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此外,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发挥好行业商会的作用也能有效的帮助企业避免反倾销。
参考文献
[1]颜彦.反倾销司法会计[M](第1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杨荣珍,王绍熙,陈静.反倾销应诉与起诉实务[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尤宏兵,刘卓林.中国应对倾销与反倾销[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
[4]反倾销文集编委会.反倾销文集:浙江省百名注册会计师反倾销应诉人才培训心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5.
[5]刘凯旋,孙凤英.反倾销:法理规则与会计证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
[6]胡昭玲.反倾销规则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7]王静.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
[8]李小北,池本幸生.反倾销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8.
[9]孙芳城.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
[10]王林生,张汉林,反倾销热剖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