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本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基于国内外环境背景下,国内外政府以及相关组织机构颁布的有关政策和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际价值。
1.1.1研究背景
自2001年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因虚假账目问题宣布破产,2002年美国第二大电信和数据运营商世通公司也因类似原因破产后,全球的投资者纷纷对财务报表的可靠真实性产生了质疑,引发投资恐慌,进而对全球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良好的运作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为了提高乃至“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真实性,增强投资者对于财务报表的信任,重塑投资信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遵循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法案》中的302和404条款,并要求公司的CEO和CFO在披露的审计报告中签署一项声明,保证“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和内部控制报告的有效性”。
在国内,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从而提高乃至“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财政部规定从2001年6月起所有公司均应建立和维护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部门也先后颁布了多个关于内部控制的文件。从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以及2006年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的《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再到2007年3月22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到2008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制定并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最后到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以上种种大动作引起了众多上市公司和学术界的震动,均说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关注程度。
尽管有关内部控制的政策法规在描述内部控制的功能和目标并不局限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004年的COSO框架将体现管理要求的战略目标纳入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有关内部控制的政策法规在描述内部控制的功能和目标在不断的完善增加,但始终都没有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目标摒弃。依照2004年COSO框架的解释:“在与财务报告有关的控制目标与管理者的目标有冲突时,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呈报目标和遵循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程度优于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通过实施内控制度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报表可靠性已经成为海内外上市公司所必须面临并被国内外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表明了基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的内部控制研究是我国目前内部控制研究的重点之一。
1.1.2研究意义
本文基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视角下对内部控制进行理路探源和实证检验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丰富研究文献。虽然我国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更多是局限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研究较少,特别是内部控制评价多注重于报表审计的需求没有从企业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研究内部控制评价,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或评价的角度研究更是鲜有所见;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系统地研究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问题,集中研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对于财务报告的保证作用的文献还不多见。可见,基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的内部控制研究恰好丰富了这方面的文献。
(2)防范和降低承担与财务报告相关法律责任的需要。财务报告是根据会计准则来编制与提供的,内部控制如何保证会计准则在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也是值得研究的。围绕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相关性进行探索,可以为保证会计准则在企业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3)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协调的需要。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均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以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公司性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这些政策的出台以及我国社会各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对于内部控制的水平提高以及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估和量化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可靠性关系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可见,基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内部控制研究是顺时应势之举。
(4)完善资本市场的需要。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功能和目标之一。投入大量的研究力度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以发现企业基于财务报告生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并加以控制,这样就可以防范风险,强化控制,提高乃至“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需求。提高投资者的信心,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良好发展。
(5)奠定企业财务报告使用价值的基础。只有加强和规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才能消除财务舞弊,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使财务报告为信息使用者更好更有效的使用。所以基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内部控制研究能为企业更有效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2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相关性:理论探源
这部分主要是就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进行理论探源,具体阐述了内部控制各要素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相关性。
2.1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目标之一
众所周知,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借鉴以美国COSO报告为代表的国际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联合发布了《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06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同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都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构成要素有了相应的规定,详见表2-1。最权威的内部控制研究机构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我国2008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构成”,这五要素反映了COSO报告指出的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精髓。由于五要素的框架相对较为成熟,以下将基于我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一分析工具,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相关性。
由表2- 1我们可以知道,虽然COSO报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对内部控制的目标设定有差异,但是都指出了内部控制要保证财务报告以及相关披露信息的可靠性,这就意味着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或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防范虚假财务报告,提高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作为载体)质量。
3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22-46
3.1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 22-27
3.1.1 样本统计:有效问卷................... 22
3.1.2 调查结果和发现问题的讨论 ...................22-26
3.1.3 结论与思考................... 26-27
3.2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相关性:...................27-37
3.3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相关性...................37-46
3.3.1 样本公司和配对样本概...................37-43
3.3.2 个案研究结论................... 43-44
3.3.3 引发思考 ...................44-46
4 基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措施研究 ...................46-52
4.1 法律法规层面:强化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48
4.2 企业层面:以框架为导向加强内部控制................... 48-50
4.3 监管层面:加强行政监管、中介监管 ...................50-52
4.3.1 行政监管................... 50
4.3.2 中介监管 ...................50-52
5 结束语................... 52-54
5.1 积极探索................... 52#p#分页标题#e#
5.2 不足之处................... 52-53
5.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3-54
结论
本文的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本文主要针对内部控制可靠性综合评价指数的量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就实务界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内部控制各要素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权重。
其次,对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样本(称样本公司)和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控制样本(称配对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均是显著的。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实证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各要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权重接近。根据多种方法确定后的权重计算出的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可靠性增强了,也更准确了。
最后,文章还通过收集典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案例说明,更深入地分析了内部控制设计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方红星主译.内部控制—整合框架[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先治、哀克利主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汇3]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一应用技术[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方红星主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较小型公众公司指南[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6]孙永尧著.内部控制案例分析[M].第1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7]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文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8]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M].第1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9]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精要—整体框架、制度设计、测试评价[M].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唐予华、李明辉.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M],.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