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特点分析
【摘 要】 本文根据现阶段民办高校发展状况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私立学校会计核算的经验,进行制度创新,提出了制订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财务制度设计 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1.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亟需制度规范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以江苏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底江苏有民办高校5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民办院校18所(含批准筹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36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8万多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满足了部分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多样,资金来源多元,管理方式不同,与公办学校有着很大的差别,以前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如怎样正确划分举办者财产和学校财产,明晰产权关系;究竟实行怎样的财务管理体制;民办高校是否允许有“合理回报”;到底实行“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举办者和投资人的积极性,影响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制订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2.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为设计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
近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民办高校管理和学校财务管理的法律和规定,为研究和设计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主要有:1993年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0年国家颁布的新《会计法》、1997年6月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等。这些法规和规章虽然有些比较原则,有些不是针对民办高校的,但是其中一些重要原则和精神是设计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重要依据。
3.民办高校的实践,为设计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经验
为制定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我们对江苏十余所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情况进行了调研。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中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行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财务体制高度统一,资金高度集中,有利于学校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有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学校财会队伍精干,工作效率高。#p#分页标题#e#
(2)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如食堂、学生公寓、医疗、卫生服务等都引入社会资金, 学校没有后勤包袱,降低了办学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校领导集中力量抓教学科研工作。
(3)预算管理比较规范。多数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年度预算和决算由董事会审批,校长负责具体执行,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预算管理比较规范。预算约束力较强。
(4)建立了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民办高校经费全部自筹,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多数民办高校建立了财务约束机制。安排经费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合理安排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发展经费。在用人机制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实行全员聘任制,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学校的抗风险能力。
(5)注重人才培养成本核算。有的民办高校按系科进行人才培养成本核算,严格控制一般管理费用支出,节省经费开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部分学校还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人才培养成本。
(6)会计监督社会化。部分民办高校规定财务决算须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确保会计报告公允、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总之,民办高校引入了经营学校的理念,注重效益的评价,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形成制度,不仅有利于推动民办高校的发展,同时对公办学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国外私立学校的会计核算模式,为设计民办高校财务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国外私立大学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在私立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印度等都用法规形式确定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资助。在会计核算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如1971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学校法人会计基准》,对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作了具体规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二、设计原则
1.围绕发展设计制度,以制度创新促进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围绕发展设计制度,以制度创新促进发展,这是我们进行制度设计的目的和基本出发点。因此,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要本着“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原则,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
2.以理论为指导、政策为依据、实践为基础
制度设计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只有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循各国民办教育发展的规律,并运用现代会计学理论来指导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这样设计的制度才具有先进性。制度设计应当以现行政策为依据,但又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例如,现行政策把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定位为社会公益事业,规定民办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这不是说民办高校不能有盈余。因此,我们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制度的制定要有利于社会资源流向教育领域,鼓励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制度设计应当以实践为基础,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就应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行不通的,就不宜硬性规定。如前所述,民办高校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体现了民办高校管理的特点,因此,应在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中体现。#p#分页标题#e#
3.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不同于公办学校,应当充分体现“民办”的特点。例如,在财务管理体制上,目前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应当统一领导,统一设置财务机构,统一财务制度,统一资金管理,有利于民办高校集中财力谋发展;在会计制度设计上,注重可操作性。引入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有利于民办高校正确核算办学成本。
三、基本框架
这里以江苏省《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和《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的框架为例,作一说明。江苏省《民办高校财务制度》共分三个部分13章49条。第一部分为总则,阐述了制定民办高校财务制度的目的、意义及政策依据;第二部分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经费收支管理、净收益分配、资产与负债的管理,财务报告等作了具体规定;第三部分为附则,规定了这一制度适用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其他民办学校和普通高校举办的民办二级学院可参照执行。
江苏省《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说明;第二部分为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这是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的核心部分,根据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特点,共设置了5大类38个会计科目;第三部分是年终清理和结帐的有关要求;第四部分为会计报表和填表说明。
四、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特点
与现行的公办学校财务会计制度相比较,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民办高校作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实体,必须正确核算办学成本及费用,正确地划分本期收益与预期收益,因此,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我们引入“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净收益分配”等会计科目,将学费收入在两个会计年度间合理划分。同时,引入“成本核算”概念,对民办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及时反映民办高校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情况。允许民办高校计提“折旧”,使耗费的资产得到及时补偿,使其会计核算更为科学、合理和稳健,有利于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2.明晰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
《民办高校财务制度》对学校的净资产进行分类,引入“资本金”概念,将学校净资产分为“投入资本”、“学校基金”和“专用基金”三类。前者为举办者原始投入的资金(资产),属投资者所有;后两部分为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资产增值,属学校所有。通过对学校净资产的划分,规范投资者与学校的经济关系。学校撤销时,投资者“投入资本”则作为返还投资者原始投入的依据。
3.允许投资者取得合理回报#p#分页标题#e#
《民办高校财务制度》规定投资者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计算办法。学校净收益按以下顺序分配:(1)计提30%的事业基金;(2)对投资者合理回报;(3)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事业发展和弥补以后年度的收支差额。投资回报按实际投入资本的一定比例计算,具体比例根据计提事业基金后的净收益额确定,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二个百分点。净收益额为零或负数的,不计提应付投资收益。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可有效地维护国家、投资者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4.正确区分和核算“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对这两种支出的核算作具体的规定。学校既核算民办高校的事业财务,又核算民办高校的基建财务,避免高等学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现象,能够全面反映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
5.尊重民办高校的财务自主权
民办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在办学过程中,依法行使相应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民办高校财务制度应充分尊重民办学校的权利,制度中只是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实行备案制,使民办高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办学实体,享有充分的财务自主权。
《民办高校财务制度》还对学校财务管理体制、亲属回避制度、预算审批、备案制度、人员经费支出控制、会计报表编报等作出具体规定。
我们认为,民办高校有了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这对规范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