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发行财务管理存在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是一切经营和管理过程的核心。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农发行由于性质、业务范围、信贷投放、利率执行和管理目标规定性限制, 在财务管理体制上, 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统负盈亏、财政补贴、保本经营”, 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于实现在政策框架内的保本微利, 并且形成了具有农发行特色的财务管理机制的基本框架。随着业务经营范围的逐步扩大和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 当前在财务管理组织、目标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调控监督力度等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经营机制
一、当前农发行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经营目标缺乏刚性约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规定农发行为独立法人, 实行独立核算, 自主、保本经营, 企业化管理。财政部《政策性银行管理规定》提出了政策性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 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资产质量; 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和财务核算, 实现政策框架内的保本经营; 三是有效控制风险, 提高经营效益, 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实际上, 农发行由于长期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在完成管理监督职责的前提下, 处理好政策性、安全性、流动性与经营效益的关系比较困难, 执行政策, 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一直占主导地位, 盈利性始终处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虽然近两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营性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开始逐步注重资金效益, 但在政策性业务仍占主体的情况下, 主要业务收入仍依靠财政补贴, 各部门各环节对目前财务状况及其后果认识不足, 缺乏危机感。
( 二) 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 管理职能弱化。长期以来, 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部门分工,对财务管理主体认识偏差, 使一些部门或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内涵产生片面的理解, 认为财务管理就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 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增收节支, 工作重点限制在制定和执行开支标准、控制费用额度、正确核算利息收支、确保财务计划完成、定期汇审财务会计报表等范畴之内, 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局限在会计核算、指标控制、财务反映和应付检查等事务性工作上, 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经营管理决策中去, 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弱化。由于这种管理体制上的部门分割, 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 使得部门管理目标往往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形不成全方位、全员齐抓共管出效益的整体合力,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务管理核心职能的综合发挥。#p#分页标题#e#
( 三) 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改进。一是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特别是在财务资源分配使用上方式简单化, 带有浓厚“大锅饭”色彩。如财务费用在保人员工资提留、保开门营业的前提下实行按超额利润奖励费用、按经营绩效奖励工资的办法分配, 在奖励费用和奖励工资总量有限的条件下, 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二是财务管理粗放。农发行的财务管理仍然沿用过去大一统模式和方法, 各职能部门管理重点与总体经营目标不协调, 业务部门财务管理职责不明确, 相应的责任中心地位没有建立起来。三是会计分析方法落后, 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财务预测分析系统和相对稳定成熟的分析反馈制度。目前农发行的会计分析很少运用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数学方法, 分析缺乏深度, 缺少预见性。
( 四) 财务管理指标考评体系需要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财务管理办法》规定, 财务考核包括经营状况指标和经营成果指标两大类, 经营状况指标主要考核资产质量, 考核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率以及资金运用率, 经营成果指标主要考核利润及收息情况, 考核信贷资产利润率、贷款收息率、贷款利息收回率。考核指标的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对经营绩效进行全面准确评价的目的。从2005 年开始实行的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对综合考评指标的设置作了大幅度调整, 设置了不良贷款下降额、不良贷款比例、资产利润率、收入成本率、人均利润、人均存款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等七项指标, 突出了利润指标在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加大了对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但在考核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考核指标侧重于贷款质量和当年收益水平, 没有对固定与流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完整的成本效益的考核,指标设置不完整; 考核信贷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下降额、不良贷款比例等考核指标侧重于对已形成风险贷款的考核, 而没有对潜在的风险给予足够的关注, 能够比较充分反映贷款质量的贷款利息收回率等指标没有列入考核范围。二是收入成本率指标在收入与成本计算口径上不对称, 收入以考核期总收入计算, 而成本仅包括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和营业外支出部分, 成本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存款利息支出和系统内往来利息支出未包括在内, 不能完整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投入与产出、所得与所费的比较效益, 容易形成贷款规模盲目扩张的诱导机制, 因追求眼前考核效益和政绩增加长远信贷风险。三是人均存款以旬均余额为对象, 而其他指标考核以时点数为对象, 容易出现为增加存款不及时收贷收息, 年度中间抓存款, 年度终了抓利润的情况。
二、完善和强化农发行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p#分页标题#e#
( 一) 转变观念, 树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农发行政策性与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关系, 转变观念, 树立以政策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为手段的经营理念。在执行政策的前提下, 遵循银行经营的一般规律, 正确处理安全性、流动性与效益性的关系, 讲风险防范, 讲成本核算, 讲经济效益, 以效益为中心, 追求利润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 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实现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目标。
( 二) 落实财务管理主体责任, 树立全员经营意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全行各部门各环节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效益的实现, 一方面要依靠资产的合理有效组合以取得最大化的收入, 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优化负债结构、加强成本控制、节约开支来实现, 这需要各部门各个环节共同努力。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全行上下各部门各环节全体员工, 财务管理部门只是一个主管部门, 而非管理主体。建立农发行新型的财务管理机制, 必须树立全体员工共同管理财务的新观念, 即财务管理必须是在企业最高层的直接领导下, 由财务管理人员牵头, 通过完善内部制约和奖惩激励机制, 使全体员工人人关心企业效益, 人人都为企业生存发展积极贡献。
( 三) 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 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一是要建立体现成本效益原则的财务资源分配办法和管理体制。在财务费用分配上建立以经营绩效为主导的分配制度, 加大按经营利润追加费用的比例。在固定资产占用控制上实行定额管理, 超标准计价制, 在全面清产核资基础上, 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最低需要量作为控制标准, 超标准部分按折旧率标准从费用指标中逐年扣回, 实现同类机构资产占用的基本平衡, 在此基础上确定按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分配奖励新增指标, 从根本上限制不计成本效益争固定资产的倾向。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划分责任中心, 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落实收入及成本费用管理责任。财务管理全员化思想的落实, 管理主体整体合力的形成, 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责任会计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三是建立科学完整的财务预测分析系统, 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分析反馈制度, 全面提高分析质量, 当好决策参谋。
( 四) 完善经营绩效考评机制, 促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农发行要逐步建立符合本行实际的考评管理体系, 充分体现财务管理目标, 体现效益优先原则。考评指标的设置要以利润、资产质量作为核心指标, 要通过考评, 引导全行树立以利润、资产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从成本与效益形成过程入手, 不断改善存款结构, 提高资产质量, 增加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 以经营行为的理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促进全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增加对成本费用指标的考核力度, 如增加负债付息率、贷款利息收回率等反映信贷资产总体质量和负债结构、负债成本的综合性指标。二是调整收入成本率指标计算口径, 改变在收入与成本计算口径上不对称的状况。如收入以考核期营业收入计算, 成本包括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存款利息支出和系统内往来利息支出等项, 以完整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投入与产出、所得与所费的比较效益。#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