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以增强施工安全韧性,包括提高管理层的安全承诺、增强工人的安全能力,以及改善现场的工作条件。如果这些措施协同发挥作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绩效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章 绪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工安全韧性的静态影响机理
围绕施工安全韧性的静态影响机理的研究,是目前施工安全韧性研究的主流。它们主要由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两方面组成。理论模型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在理论模型的研究较为成熟的情况下,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展开。
在理论模型方面,Pilanawithana和Feng等[14]构建建筑维修保养企业韧性发展的概念模型,找出可以用来衡量安全管理体系韧性发展的驱动因素。Trinh和Feng等[15]在多个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韧性安全文化的概念模型,提出一种施工安全韧性文化的测量方法。Peñaloza和Formoso等[16]基于韧性工程提出一个用来评估建筑安全绩效测量系统的框架,并揭示复杂性如何阻碍或支持安全绩效测量系统。
在数据分析方面,多数研究通采用李克特量表让受访者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来量化韧性及其影响因素[17]。收集数据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数据并检验研究假设。Zhu和Yuan等[18]基于韧性理论提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关键安全管理要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得出信息管理、物资技术管理、组织管理和人员管理均对工程的韧性影响显著。其中,信息管理的影响最大。Feng和Trinh[19]使用问卷调研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研究施工安全韧性文化的驱动因素(防灾实践、纠错管理、投入组织实践)对施工安全韧性文化(心理韧性、情景韧性、行为韧性)的影响。
第3章 施工安全韧性的静态影响机理
3.1 假设模型构建
为更好地研究施工安全管理因素与施工安全韧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没有将重点放在施工安全管理上。换言之,本研究没有把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全部考虑在内,而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因素,把它们拿来与施工安全韧性放到一起,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里采用Makin和Winder[91]的观点,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应该关注管理、人员和工作场所三个方面,以发展一个安全的组织。因此,使用管理承诺、安全能力和工作条件来代表建筑管理、人员和工作场所这三个维度。
3.1.1 管理承诺和施工安全韧性
管理承诺被定义为组织的管理者理解并认同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他或她愿意为组织做最好的事情,并有明确的愿望来维护和改善管理[92]。在建筑行业,管理承诺是安全事故的有力预测因素之一[93]。它反映出管理者对安全的态度,在建筑安全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工人感受到管理者真正关心他们的人身安全,而不是敷衍了事时,他们会更愿意避免不安全行为,以提高安全绩效[94]。此外,管理承诺对工人的心理资本也有积极影响[95]。这种积极影响是广泛的,涉及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这些都能提高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绩效。总之,管理承诺可以通过影响工人的态度和行为,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和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管理承诺可被视为分析韧性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96]。它可以通过安全基础设施或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来决定响应效率[97]。管理承诺是影响施工安全韧性文化的指标之一[4]。韧性安全文化和施工安全韧性都关注韧性概念,因此本研究提出管理承诺也会影响施工安全韧性。综上所述,作者提出假设1。
H1:管理承诺与施工安全韧性正相关。
第5章 施工安全韧性的增强措施
5.1 管理承诺的增强措施
为在建筑行业中加强管理层的承诺并有效增强施工安全韧性,采取全面且具有策略性的改进措施至关重要。这些改进措施能够激励团队成员更加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共同推动工程安全实施,促进工作流程的优化和资源管理的高效性,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率。以下,是围绕加强管理承诺提出的一系列改进措施。
(1)实施动态安全监管
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现场巡查,深入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人的操作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以及已实施的安全防护措施等。这种定期巡查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要让工人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是受到管理层重视的。此外,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随着工程进度和环境的变化而持续受到保护,管理层必须实施一套动态的安全检查机制。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进度的每一次变化保持敏感,及时对现场进行重新检查,评估新的安全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施工现场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一个可控的安全状态。同时,管理人员还应鼓励和促进开放的沟通文化,随时准备接受并处理来自现场工人的安全报告和改进建议。让每个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共同努力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2)定期安全培训
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持续的过程。安全培训不应仅限于新员工入职时,而是应定期进行,以覆盖所有员工,包括临时工和长期工人。培训内容应涵盖最新的安全法规、最佳实践、事故预防以及应急响应措施。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员工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培训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工人的安全表现。
5.2 安全能力的增强措施
面对变化多端的施工环境和各种潜在风险时,通过提升工人的安全能力来增强施工安全韧性至关重要。这样既可以保障工人自身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其他施工人员的伤亡,还可以培养工程安全文化,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确保工程在面对变化多端的施工环境和各种潜在风险时,能够妥善应对。以下建议将详细阐述:如何使建筑工人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
(1)提升安全文化
对于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能力,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文化强调的是对安全的持续关注和尊重,而不是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每位工人都需要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明白无论面对何种工作环境和任务,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分享真实的事故案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性,使他们在每一次作业前都能自觉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并防范可能的安全隐患。
(2)重视安全防护设备
安全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对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的重视。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能够显著降低工伤事故的风险。工人应当被教育和督促,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穿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这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要求。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2 展望
(1)本研究在文献筛选过程中,所设定的关键词和个人主观判断可能会遗漏一些相关文献,影响研究的全面性。这提示未来研究应尝试采用更广泛的关键词和系统化的方法,以减少主观偏差,提高文献覆盖率。
(2)在制作知识图谱时,必须设置特定参数,这可能受到研究者偏好的影响,影响图谱的客观性。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使用多种工具和技术来增强结果的可靠性,或者通过团队协作来减少个人偏见的影响。
(3)将研究对象限定为管理承诺、安全能力和工作条件,三者代表管理、个人和环境三个维度的能力有限。未来研究应扩展一些其他关键因素,以建立一个更全面的施工安全韧性理论模型。
(4)基于中国个别地区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缺乏普适性。未来研究可以进行跨地区比较以及使用纵向数据,有助于探索施工安全韧性在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变化及其原因。此外,纵向研究的应用能够揭示施工安全韧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为制定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5)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未考虑流出流量,且限于365个模拟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实际情况。未来研究可以从增加影响因素、考虑流量变化,并延长模拟周期入手,深入探索因素间交互及其对施工安全韧性的影响,指导建筑安全管理。
(6)在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的中发现,管理承诺对安全能力和工作条件存在负面交互效应。而目前尚未找到关于管理承诺对工作条件存在交互效应的文献,这一情况的出现原因尚不明确。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建筑工程的管理承诺与工作条件之间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