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哪里有?笔者结合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在充分借鉴国外民航发达国家安全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与SFIC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契合度较高,适宜利用该模型提出优化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导论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首先,在思路上,论文改变了仅依靠安全管理人员抓员工安全意识的思路,提倡发挥党委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安全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党性教育提高机场员工的安全意识。其次,在理论上,传统的SFIC模型忽略了外部环境、有效性参与和学习的影响,论文在利用协同治理理论提出对策建议时充分考虑了上述因素。第三,论文应用问卷调查方法首次收集了机场各岗位人员关于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汇总整理了局方第一手检查数据和行业其他主体提出的相关问题,为后续查找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协同治理措施奠定了基础。
由于本文中研究分析所用的局方监管数据仅是民航行业监管系统上线后2019年至今的数据,数据素材偏少,可能影响文章的说服力;本人从业经历尚短、理论水平有限,总结分析问题上可能存在不够深入、不够精炼、角度不够全面等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民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经验借鉴及思考
(一)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在国际航空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台湾地区的民航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关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应用实践较多。
在航空安全信息收集方面,美国有许多影响力的信息系统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航空事故数据库、FAA的航空安全数据库、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自愿报告系统、以及各航空公司的安全系统,每个系统收集数据的方式各不相同、收集的数据范围也各自独立,在系统上、整体层面上相互补充,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去改善航空安全。[27]各类信息系统均全面开放,让各个相关企事业单位能够充分查询和利用这些航空安全信息;同时,各机构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充分地研究分析并形成了专业报告对外发布,以报告或刊物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外公布,航空业相关单位可以方便的获取相关信息。当民航运行出现安全问题时,FAA的ATOS中的数据为安全监察员总结调查提供了依据,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加拿大按照ICAO要求开始实行安全管理体系后,结合体系相关要求对国内的航空法规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同时也制定了《安全管理体系介绍》、运输部安全管理计划、适用于不同运营单位和人员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体系评估指南以及一系列相关实施文件。自2001年以来,加拿大运输部一直在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宣传推广,并且针对民航局的监察人员编制了培训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12]2005年,加拿大运输部分享了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能和ICAO、FAA、中国、墨西哥等国家民航局一起推动世界各国民航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和内涵,对于体系的实施达成共识。
四、优化民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规体系,促进各方凝聚安全管理共识
1.局方加快出台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配套性法律法规
法制建设是民用航空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民用航空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持。[30]2006年,ICAO强制要求其各成员国履行国际民航公约,在民用航空单位内部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中国积极响应国际号召,于2007年民航局发布了《方案》,开启SMS体系的试点建设阶段。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各运营单位建设安全管理体系,陆续出台了《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南》《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等。目前机场按照局方要求纷纷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成套的手册、制度、文件,配备了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与培训,积极地进行风险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机场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程度地提高。但是由于机场人员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加之许多人并未真正了解体系实施的意义和它所能达到的实际效用,人们更多地去关注了理论的宣贯、形式上的闭环,而其本身的应用价值却一直被忽略,安全管理体系没有真正融入运行。再者,体系的核心环节就是风险管理,其中的风险源识别过程需要广大一线员工的积极参与,为机场提供出更多可参考性数据,但是一线员工首先本职工作较重,其次对体系认知不足,疏于收集分析各种运行数据,导致体系在机场内部实施深度较浅。
长期以来,机场对于安全管理体系一直是重建设轻应用、重宣贯轻实用的现状,将体系束之高阁。目前,我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提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完成新时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同时,我国民航业也要从民航大国朝着民航强国奋进,其中SMS体系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抓手,进一步提升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促使民航从业人员安全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一项工作的推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面临现在的新形势,民航局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制体系,紧跟国际民航法规要求,虽然已经出台体系建设指南,但其内容仅仅是给出了框架内容,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各机场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摸索建设,在局方监察员和机场经验欠缺的情况下,民航局需要加快出台一些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以及方法,同时进行体系相关培训,解决机场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能让实施过程更加规范,进一步推进安全管理体系落地。同时,局方也要注意规范体系外部审核单位以及相关审核人员的资质,防止一些市场乱象。
(二)完善安全政策和目标,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1.机场内部打造共同愿景,共同制定安全目标
由于机场安全目标指引性不足,基层一线员工很难将目标与具体工作联系起来,也间接导致了员工疏于参与到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去。部分员工认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是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自己平时的工作任务关系不大,从意识到行动上都与安全管理体系划清界限,自然而然不能熟练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内涵及各要素间的联系。
机场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从意识层面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明白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同时做好安全管理体系内容的培训、宣贯工作,让机场每一位员工了解到自己在安全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责任。其次,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选举员工代表,和单位管理层人员一起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评估、一起修订安全目标,这种方式既充分收集采纳了员工们的意见,让政策目标的制定更加合理,也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参与度,有利于单位内部安全共识的达成。
体系建设指南中明确提到了安全责任制度、应急预案制度,但在机场的实际运行中所需的制度远远不止这些,大到公司级层面的安全培训制度、安全绩效制度等,小到岗位层面的操作手册制度、各类巡视检查制度等,都是支撑体系实施的保障。在完善机场各类运行保障制度的时候还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员工作为执行制度、受制度管理的人员,对于制度适用性享有绝对的发言权。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顺应单位的发展,制度也应当持续进行适用性评估以及修订。在对体系相关制度进行评估与修订的时候,机场应该广泛征求一线员工的意见,在公司内部开展调研,鼓励大家为制度修订建言献策,推动机场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结语
基于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现状,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政府部门检查数据和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外部审核数据等方式,对其当前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意识认知层面、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等方面查找了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困境的系统性原因。结合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在充分借鉴国外民航发达国家安全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与SFIC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契合度较高,适宜利用该模型提出优化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由于传统模型忽略了外部环境以及各成员有效参与和学习等因素的影响,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上述因素,认为可以从完善法规体系、促进各方凝聚安全管理共识,完善安全政策和目标、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协同过程中各方有效参与,适时的总结评估和审核、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形成闭环,重视环境的影响力等五个方面推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地实施。相较之前的研究成果,论文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结合今年建党百年华诞党史学习情况,论文建议发挥党委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提倡将党建工作与安全工作融合起来,通过党史教育活动抓一线员工作风建设,筑牢员工安全意识。论文的研究为完善民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一条有益思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发挥实际效用,凝聚民航从业人员的共识,转变安全管理理念,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推动机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