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8545
  • 论文编号:el2022022710172929337
  • 日期:2022-02-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安全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所构建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体系,对比传统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一定优势。并借助博弈模型,分析了交易评估智能合约对于地铁项目参与主体安全生产行为决策的优化作用,进而强化地铁项目安全管理能力。由此,从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和区块链应用的创新角度来看,本文对基于区块链的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具有可行性。


第 1 章 绪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1)国外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20 世纪末,国外学者对项目安全管理进行了系统化的探究,研究主要分为 4 各方向: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管理方法研究、施工技术以及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教育[9]。最初,项目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视的是质量安全,有学者提出了项目 TQM ( TotalQuality Management)。在此基础上,Kent Davis 将项目安全管理的范围放大,提出了项目 TSM ( Total Safety Management)的思路[10]。全面安全管理理论被提出后,国外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影响着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提出在在项目计划阶段应充分考虑管理方法和理论[11]。

在施工技术方面,学者认为标准化的培训和合理的工艺设计是关键。Smallwood将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两点:员工数与管理者数之比太大以及认以及生产的离散性,在此基础上,他指出集体中文化的形成会影响集体中个体的行为,安全文化的形成有利于项目安全管理[12]。影响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被进一步归根于人的行为。有学者认为,加强项目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也就是说,管理的缺失会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成熟,项目按时间被分为不同阶段,而除了事故频发的施工阶段外,施工前的各准备阶段也逐渐被重视,例如规划设计阶段,要不同阶段的人员或集体为安全负责,参与到项目安全管理中。

国际上对于项目安全管理法规也同样重视,传统的安全法规修订倾向于对安全环节的规范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安全法规细化了安全绩效评价规则,同时,增加了安全事故责任方,将业主、规划人员、设计部门各参与方都纳入事故责任人中[13]。Haupt 和 Coble 从安全管理法规的严格程度出发,以较新颖的视角讨论了法规严格程度与安全管理的相关性[13]。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第 3 章 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3.1 地铁项目传统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作为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建设项目参建单位众多,业主与各分包单位之间主要以合同的方式确立彼此间的权责与资金分配。设计单位、采购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到地铁项目建设中,但是,在安全管理方面各部门或单位独立执行,自成体系,缺乏全面的互联互通的安全管理交流。微观视角来看,这种地铁项目安全管理模式有内部管理效率高的特点,能实现局部的项目安全管理。但是,从整体地铁项目安全管理来看,缺乏系统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展现出安全管理的混乱,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有待优化。

传统建设过程中以各企业或标段为核心的集中式安全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地铁项目标准化建设的发展,难以满足规模庞大快节奏的地铁项目建设需求。传统安全管理高度关注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忽视了施工前期项目的准备工作以及后期运维工作对安全的影响。另外,地铁项目参与方众多,但各部门间尚未建立起一条快捷的沟通渠道,参与各方沟通障碍多,信息不透明,在复杂的交叉作业中,仍存在安全管理漏洞,难以划分职责。各参与方之间的安全责任关系主要建立在合约约束与验收审核基础上,内部被动安全管控存在诸多安全薄弱环节,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难以付诸行动[58]。

近年来,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积极开展轨道交通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创新研究[59]。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模式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突破了集体间沟通的壁垒,多家联盟建设企业或部门积极进行协调与配合,全面地开展相关质量管理活动。这进一步导致了地铁项目各参与单位对数据、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与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地铁建设项目各单位仍各司其职,缺乏有效的数据、信息和资源的传输和交流,相互配合程度较低,导致安全管理数据和信息资源在流动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滞后和片面等问题,使得整条链上各个参建主体仍然各自封闭,这些问题也使得传统地铁项目各参与主体之间难以完全信任,达成项目安全信息共享的共识[60]。


第 5 章 区块链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验证


5.1 地铁项目传统安全管理比较分析

目前实践中对地铁项目安全管理方式较为传统,表 5.1 给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管理智能合约与传统通管理方式对比,总结区块链智能合约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可实现安全隐患智能化排查并评估,快速预警。在安全管理方面,可实现全过程的信息记录,众多参与者监管,明确的责任追踪和适当安全激励措施,有助于解决地铁项目安全管理内部信任、监管和发展问题。相比传统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以下优势:

(1)严格资质审核。传统地铁项目在安全资质审批阶段存在资质造假乱象[75]。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铁项目能在区块链上调取有加密防伪验证的企业或个人资质,进行网络比对和验证,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能彻底杜绝假证现象或审批漏洞。另一方面,区块链上的资质信息存储成本更低,查验花费时间更短,验证效率更高。

(2)人员安全管理。人的因素是安全最不可控因素[76]。由于地铁项目参与者数量大,背景复杂,一直以来,人员管理是地铁项目安全管理的难点。绩效化的人员培训和考核等手段难以消除根本上人员的安全监管。在区块链技术支撑下,建立员工网络管理数据库,及时掌握员工信息,实现动态化项目人员管理。


5.2 地铁项目区块链安全管理体系分析

地铁项目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项目全过程中各主体的作业合规,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在本文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各方对于责任交叉部分的安全职责没能很好的履行,甚至互相推诿以及安全事故发生后,无法迅速确认事故发生原因,事故难以归责的问题,全过程的数据监督以及严格的安全监管审核流程是解决安全隐患排查不全面,制度严格的关键。因此讨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监督全寿命周期地铁项目安全作业的交易评估合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

区块链上项目建设联盟节点、政府节点、监理节点等,依据职能定位,将各环节任务以智能合约形式打包成区块,进行安全审核并写入区块链。这些节点经过认证后均可作为区块链上的记账员,拥有写入区块的权利。在这里,地铁项目安全数据收集、传输、广播、存储等每一个环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信息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是区块链智能合约履约的重要参考依据,影响着安全管理的决策。而现阶段,区块链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地铁项目中,存在少数恶意节点攻击正确数据存储链条,违背整体安全建设的原则,使用拜占庭容错算法可通过想多数节点确认来确保正确的数据在整个链上的一致性,同时在智能合约中设置相应激励机制是对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安全行为约束[80]。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2 展望

综上,地铁项目安全管理是新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但由于技术不成熟,该领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应用过程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需客观地看待区块链的发展,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使区块链能够更加有效的应用于地铁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1)加大政策法规和监管保障。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区块链技术在实业应用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细化行业标准,结合区块链技术,制定契合的法律法规,以此实现对参与地铁项目的集体或个人在应用区块链管理技术时产生一定的行为约束。针对区块链部分区中心化的特性而消削弱了项目管理者对项目安全的控制权一问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加强监管。

(2)加大区块链技术学习和研发推广,不断培养优秀“区块链+地铁项目安全管理”复合型人才。

(3)推动区块链与地铁项目安全管理的融合。加快地铁系项目区块编码统一化建设,例如物资编码唯一性,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加强项目实践推广,从而推动区块链在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发展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地铁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虽然在理论上形成了宽泛的框架,但作者学术水平有限,未能将技术落实在实践中,论文仍存在缺陷和纰漏,因此,提出一下展望:

(1)本文在区块链安全管理中交易评估合约进行博弈分析时,提出了五个假设,但实际项目安全管理中,模型更加复杂。由于作者学术造诣限制,假设未能完全契合实践,,所以还需进一步改进模型,丰富模型中假设条件,以期博弈模型更贴近实际。

(2)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与地铁项目相结合的项目落地,因此论文缺乏有效的数据来源以支撑,难以进行计量分析。其次有关地铁项目模型无法立体呈现。希望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普及发展后,能对本文提出的模型及方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