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论文哪里有?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分析总公司、局、段和车间现有的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和制度现状,掌握目前人员管理、管理流程、规章制定等方面的情况,发现并尝试解决现场作业层面及管理层面的安全问题。本研究将车务行车安全管理分为接发车、调车、规章管理、施工四个工作类型的风险管理。通过对各类作业的现场调研、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补充识别安全风险点,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和基于经验的定性分析,收集总公司、各路局、段、车站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分析对比并与专业管理人员研讨,补强安全风险控制。
1 绪论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风险“的概念最早在 18 世纪由欧洲先提出来,1929—1933 年,美国战后经济大萧条,陷入经济危机,促使部分管理者开始注意采取措施来控制、消除风险。1931 年,美国管理协会正式提出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然后便开始了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美国著作《企业的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出版,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在企业各界迅速传播,至今安全风险管理普遍应用于各国化工业、航天业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在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上美国和英国代表了两大主流方向,其他国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国的安全风险管理最早是由翻译国外文献期刊开始,1987 年安全风险因素分析的研究在中国正式开启。2006 年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目标被提出,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流程、内容、工具、要求和方法等形成了系统化理论,促进了安全风险管理实践和研究迅速发展,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1.2.2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发展现状
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中,物元可拓评价和法层次分析法是较多使用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 A.L.Saaty 教授提出,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系统的分析方法,物元分析方法在 1983 年由我国学者自创的一门介于实验和数学之间的分析方法,其研究的是物元及其变化规律,并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不相容问题的有效方法。
国内的学者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研究,依据安全理论及可靠性理论构建了轨道交通安全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参考国外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了轨道交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模块,从设备因素、外部因素、管理因素、系统因素等方面对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其他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模型与方法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拓展。比如铁路运营风险容忍性和可控性研究,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铁路运营安全评价研究等。一些学者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体系进行了全面研究,建立了涵盖设备、外部、人员情况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了铁路运营安全的安全风险管控的方法。在 2011 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原铁道部党组作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
3 车务行车安全风险识别
3.1 影响车务行车安全的因素分析
(1)职工业务素质与高标准安全要求尚有差距
在安全管理问题上,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许多活动都与铁路运输安全有关,而这些活动都依赖于人的生产管理行为。在铁路系统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有人的活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人对各项设备的控制、监督,来完成各项工作,并与其他作业进行协调。可见,人在安全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人的因素在铁路运输安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铁路行车事故中绝大部分是由于职工现场作业违章导致的。究其原因分为以下几类:习惯性作业方式不符合安全作业要求,看惯了,干惯了,错把习惯当规定,习以为常,未能认识到潜在的隐患问题;规章制度未能掌握,不清楚规章,遇突发情况不知该如何处置,心理素质不高,遇突发情况心理素质跟不上忙乱出错;作业繁忙,自身放松要求,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未能做到按标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未能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入路新工或转岗新工基本功不扎实,规章学习积累不够;出场作业时简化作业程序,未能对劳动防护设备设施按规定进行检查,导致关键环节失控。
(2)管理干部素质与全面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尚有差距
管理因素对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铁路系统来说,通过如生产教育与培训这样的管理手段,可以提升系统内部人员、设备以及环境三者的安全性。其次,铁路运输系统内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十分复杂,通过有效地管理,可以协调三者间的关系,保证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最后,管理可以统筹三者的关系,进行结构优化,使系统达到最优的运行效果。归因存在以下问题:干部业务素质、综合素质低。;好人主义严重,做事畏首畏尾,顾虑较多,未能将作业标准、作业规范带到工作一线;对部分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对现场作业长期未能严格管控;部分管理人员对规章的理解不统一,对规章的理解带有个人色彩,对规章掌握不准确;绝大部分干部在现场检查时为了发牌完成量化而去检查,不给职工解释的机会,导致职工学习规章热情不高。
图 3-1 风险评估要素分析图
........................
5 车务系统各专业研判的安全风险项点及卡控措施
5.1 铁路车务系统规章管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1.1强化技术规章过程控制
严格技术规章风险源头控制,规避安全风险。要把解决规章制度不全、内容交叉、相互矛盾和不严谨等问题作为车务段规范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工作。重点解决制度、办法和措施中存在的内容繁杂、违背规章、不可操作等问题。严格技术规章制度目录管理,按规定程序起草、会签、审查和发布实施,及时更新技术规章信息。通过抓技术规章制度源头管理,规避技术规章制度安全风险。
5.1.2强化落实制度,避免安全风险
技术规章起草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技术规章的发布实行会签制度,科室与科室之间、不同分管领导之间要进行签认把关,减少技术规章的错误和提高技术规章质量。依据上级规定起草制定技术规章制度,监控安全风险。车务段技术规章必须服从上级技术规章,专业技术规章必须服从基本技术规章,专业技术规章之间必须协调一致。车务段技术规章需突破上级技术规章时,需办理审批手续。严格技术规章发布形式及流程,卡控安全风险。
加强技术规章制度修建补废,减少安全风险。一是要深入研究和掌握管内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和运输组织变化带来的问题,及时补充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行车设备、作业方式发生变化及新技术、新设备(包括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前,及时制定、修改相应的技术规章,实现规章的有效性和实时性。二是对相同作业内容、设备、管理对象,应由同一科室制定同一技术规章,对不同专业科室已制定的技术规章按管理权限进行整合,避免”政出多门“。
................................
5.2铁路车务系统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月度施工计划、施工日计划、运行揭示调度命令风险控制。⑴每月底,车务段接收到路局下达的次月施工计划后,由技术和统计科进行整理并下达有关车站;车站及时指定专人将本站有关部分进行下载,站长(副)须对施工项目、内容、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进行核对,无误后,亲自或指定人员将施工计划揭示于有关岗位,并向车站有关人员进行传达、布置;⑶施工前 1 日 10 点之前,段调度车间值班台浏览路局施工日计划、运行揭示调度命令传输系统,接收、核对次日施工日计划和运行揭示调度命令,并转储段传输系统下传车站;施工前一日 12 点之前,车站要指定专人通过段施工日计划、运行揭示调度命令传输系统接受通过段调度车间值班台下传的路局施工调下达的施工日计划、运行揭示调度命令,站长(副)要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签认,并复印揭示于车站值班员岗位。
2.施工安全措施制定风险控制。车站接到施工计划后,及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和行车组织办法,站长要亲自参与制定和审核,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安排好岗位作业人员和加岗人员。
3.施工前培训、演练风险控制。对于产生新设备、新作业办法的施工以及具有非正常行车条件的施工,至少在施工前 3 日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演练。培训、演练由站长或主管副站长亲自组织,施工当日作业人员、加岗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必须全部参加,按照施工的性质和非正常行车的方式拟定好演练题目,全过程进行演练,详细做好培训和演练记录。
...............................
6 结论与前景展望
6.1 本文总结
在当前铁路快速发展,高新设备、高新技术不断投入运用的大环境下,列车密度高、密度大,现场安全要求更加严格,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管控无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在此前提下,结合现场作业实际,提出车务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命题,从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入手对车务行车作业分接发列车作业、车站调车、施工作业、规章管理方面进行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 阐述了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定义、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车务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认识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再到风险控制,利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对行车作业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
(2) 在安全风险识别部分,利用查表法,通过对不同工种作业程序从开始到结束、对各类风险项点进行收集,并分为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施工作业和规章管理四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归类现场作业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办法,现场车务部门可直接对照使用,保证了现场安全风险控制的实用性。
(3) 在风险评估部分,针对铁路在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方面的短板,结合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模式,采用风险矩阵方法建立了适合车务系统特点的风险评估矩阵,易于操作,适合于铁路车务系统现场开展风险评估。
(4) 在风险评估分析中,大量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及原因导向结果的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后果程度两大因素出发,确定了从 A1 到 A4 四级风险级别,给车务行车安全风险程度评估提供基本依据。
(5) 为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结合四类风险源,针对重点风险项点列表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提出以规范保安全、以制度促落实,从管理理念、制度制定、强化设备运用和人员管理,为超前预警安全监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