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范文在哪里找?我国研究公共突发事件的起步较西方国家比较晚,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我国学术界才开始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予以重视,同时开始更加全面而规范地对突发事件展开深入分析。不过其涉及到的应急处理关系到多方主体、多种内容,需要得到一些专业的支撑,当下我国在民航突发事件方面的研究都比较零散,并未形成一个规范的系统。伴随目前我国民航领域安全管理过渡到平稳阶段,继续降低事故率难以实现。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在飞机保有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就算事故率没有进一步提升,但是发生的绝对数量依然会提升。因此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怎么革新管理理念和方式,从而努力降低事故率,提高应急处理水准,是政府以及社会公众都十分重视的问题。虽然不少研究人员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政府部门在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目前仍缺乏全面、准确的体系。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篇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一:BIM与RFID技术集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研究
本文基于技术集成的思想,将BIM与物联网的RFID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与技术支持,提升建筑业在安全管理领域上的水平,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更加具有高效性、便捷性、科学性,实现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树分析法对高空坠落事故进行风险分析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树分析法(FTA)对高事故率的高空坠落进行风险分析,找出25种风险因素,并通过定性分析得到各风险因素的结构重要度,结构重要度代表了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从而企业和项目可优先选择结构重要度较高的风险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排序,即安全护栏损坏=安全防护栏未设置=安全带损坏=安全带未配备=安全网损坏=安全网未设置>支撑设施缺陷=照明条件不良=作业面窄且乱=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安全技术方案缺失=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安全检查及监督程度不足=制度缺失=组织缺失>安全意识淡薄=体力不支=突发疾病=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疲劳=作业力度不适当=指挥与操作配合不畅=技能经验不足=违章违规操作;上述基本事件转换为中间事件排序,即安全防护缺陷>环境缺陷>管理缺陷>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最后针对这些风险因素,从物、环境、管理及人四个方面提出风险控制措施。(2)构建BIM与RFID技术集成的安全管理系统根据事故风险分析,提出BIM与RFID技术集成的安全管理系统构建思路及工作原理,充分考虑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具有针对性地设计管理系统框架和功能模块,并对管理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将该管理系统部分应用于实际的工程案例,在施工前,预先用BIM技术进行安全分析,避免出现结构上的安全问题,辨别安全风险汇总成风险清单,增强安全交底与教育培训效果;在施工中,收集现场实时动态定位等信息,并根据风险区域规则判断是否预警,及时消除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此外全过程安全信息汇总成安全信息数据库,为后续项目改进完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该系统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分析及问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外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1.3.2国内外BIM技术集成研究现状
1.4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1.4.3技术路线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2.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念及特点
2.1.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念
2.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2.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2.2.1安全管理组织子体系
2.2.2安全管理制度子体系
2.2.3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
2.2.4安全教育培训子体系
2.2.5安全检查子体系
2.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
2.3.1事故致因理论
2.3.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4本章小结
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风险分析及控制
3.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风险
3.1.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
3.1.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风险因素
3.2事故树分析
3.2.1事故树分析法
3.2.2事故树的编制
3.2.3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3.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风险控制
3.4本章小结
4BIM与RFID技术集成的安全管理系统构建
4.1安全管理系统构建思路及工作原理
4.1.1系统构建思路
4.1.2系统工作原理
4.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2.1主要功能
4.2.2附加功能
4.3系统框架设计
4.3.1系统设计原则
4.3.2系统架构
4.4本章小结
5工程案例
5.1工程概况
5.2模型建立
5.3安全分析及应用
5.4标签与读写器布设
5.5人员定位及预警
5.6安全信息数据库
5.7应用效果
5.8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二: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对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运用BIM技术与模拟仿真技术、云计算、VR技术、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集成,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优化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实际的工程案例表明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为提升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在于消防设备运维管理、火灾应急疏散、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三个方面。其中,消防设备运维管理方面主要是消防设备信息碎片化严重,消防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缺乏三维可视化的工作环境;火灾应急疏散方面主要是火灾危险大,人员疏散难度大;消防安全教育方面主要是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2)根据火灾应急预案的内容,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火灾应急预案,对比分析了传统的火灾应急预案和BIM技术条件下的火灾应急预案,表明基于BIM技术的火灾应急预案更加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3)构建了消防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架构,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消防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形成了交互的消防设备运维管理协同工作平台,通过对消防设备进行平台化运维管理,实现了消防设备的可视化动态管理,管理方式由并联式向扁平化转变,更加有利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4)提出了信息化的消防安全教育体系,通过VR技术与BIM技术的集成应用,建立体验系统,制定了基于“BIM+VR”的火灾漫游场景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方案,跳出物理条件的限制,可以提高体验者真实感受,提升消防安全知识的认知,提高应对火灾的基本技能。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后续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1)BIM技术在消防设备运维中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利用BIM技术与云计算相互集成建立消防设备运维管理平台,对建筑物消防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数据进行管理,将各个阶段的消防设备的相关信息及时存储至管理平台,便于对消防设备进行有条不紊的统一管理,然而消防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还不能够实现智能化,需要管理人员巡视并手动录入管理系统,后期可运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消防设备进行动态化管理,通过射频识别、信息传感等方式对消防设备实时远程监控,监测预警,可以及时向管理人员传递消防设备的运行数据。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技术路线
2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2.1消防安全管理
2.1.1消防安全管理的概念
2.1.2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
2.2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2.2.1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概念
2.2.2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2.3本章小结
3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消防设备运维管理方面
3.2火灾应急疏散方面
3.3消防安全教育方面
3.4本章小结
4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1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4.1.1BIM的概念及其特点
4.1.2BIM技术应用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4.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火灾应急预案
4.2.1建筑火灾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4.2.2火灾应急预案的优化
4.2.3传统的火灾应急预案与基于BIM技术的火灾应急预案对比
4.3基于BIM技术的消防设备运维管理
4.3.1建筑消防设备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4.3.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消防设备运维管理系统
4.4基于BIM技术的消防安全教育
4.4.1VR的概述
4.4.2基于“BIM+VR”的消防安全教育应用
4.4.3消防安全教育实现流程
4.5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建议
4.6本章小结
5工程案例
5.1工程概况
5.1.1项目基本情况
5.1.2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重点、难点
5.2建筑物火灾模拟
5.3人员疏散模拟
5.4消防安全教育
5.5建筑消防设备运维管理
5.6应用效果分析
5.7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三: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运输需求急剧增长,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广域覆盖,运输效率更高,出行选择更多。交通网络为群众带来了便捷,同时也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不少问题,包括:与公共交通安全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共基础设施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危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高、缺乏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安全治理体系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复杂的城市环境,如何进行高效的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应对机制,才能保障出行安全。本研究基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亡事件,通过对此事件的解读和概述对重庆市的公共交通治理进行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在公共交通安全领域所做出的相关研究,以社会风险理论、公共安全治理原理等作为理论基础,遵循发现重庆市在公共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结合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多样化的信息搜集手段,深入剖析了重庆市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的现状及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最后从政府、公共交通部门和乘客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重庆市公共交通安全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论文通过对公共交通的安全治理研究,提升政府整体治理能力,提高社会的安定,减少公共交通中发生的人身损失和财产损失,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安全治理,完善治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文件数据来源:民航网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案例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道路交通运行安全及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概述
一、道路交通运行安全
二、道路交通运行安全治理
三、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的特点
第二节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主体和内容及方法
一、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主体
二、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内容
三、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方法
第三节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隐患的分析
一、城市公交车超载带来安全隐患
二、城市公交车逃生设备不健全带来安全隐患
三、城市公交车设备陈旧与维护不力带来安全隐患
四、城市公交车司机安全意识不足带来安全隐患
五、乘客安全意识不足带来安全隐患
第四节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重庆市公交车发展及运行安全治理的现状
第一节重庆市公交车发展概述
一、2016年-2019年重庆市公交车车辆总数的增加情况
二、重庆市公交车的载客情况调查
三、重庆市公交未来的规划
四、重庆市公交车运行的特点
第二节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现状
一、大部分公交车乘客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二、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城市形象
三、加快设施建设改善基础条件
四、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五、加大执法力度强化部门监管
第三章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交通法规不完善且权责不明确导致违法成本低
二、公共交通部门协调有待提高且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三、驾驶区域防护隔离措施不到位
四、城市公交车司机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五、城市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六、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薄弱
七、公民对城市公交车安全治理的参与意识不强
第二节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与城市公交车交通安全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落后
二、政府应该加强公共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三、公交公司忽视交通安全且对驾驶员职业素养培训不到位
四、各主体间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
五、公共交通部门危险防范意识不足
第四章国内外城市公交车安全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国内外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的经验
一、国内公共交通安全治理
二、国外公共交通安全治理
第二节国内外城市公交车安全治理的借鉴
一、注重对公交司机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三、完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四、注重交通安全教育的完善与宣传
第五章改善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一、完善与城市公交车交通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加大对妨害城市公交车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
三、增强治理主体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建设
四、重视城市公交车营运线路交通安全问题
五、提升车辆安全技术性能
六、依托新兴技术促进智能交通发展
第二节公交公司发挥主体地位加强安全管理
一、健全完善公交车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措施标准
二、切实落实公交车配备乘务管理人员(安全员)相关规定要求
三、全面提升公交车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节提高乘客城市公交车交通安全参与度实现全面治理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公民公共交通安全意识
二、加强公民对交通安全的思想教育
第四节加强公交车交通安全的法制建设
一、完善破坏公共交通安全的责任主体认定的法律依据
二、责任主体的惩罚措施
第五节构建公交车驾驶员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一、构建驾驶员心理健康测评机制
二、建立公交车驾驶员心理危机应急干预体系
三、设置机构并加大对驾驶员心理健康的投入
四、提供驾驶员心理健康辅导并突出人文关怀
结论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四:航空旅客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研究——以伊春事件为例
本文运用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理论、跨部门协同与协同政府理论、以伊春事件为例,来研究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问题,研究发现对航空旅客运输的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可以从较为独立的角度对事件进行预防,而且可以通过跨部门协同的方式合作处理,这样可以提升民航应急事件的防范能力,让民航应急事件的处理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对伊春空难中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找出不同部门在伊春空难这一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和原因,并结合部门自身的特点,找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减少航空旅客运输中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为我国在今后的公共突发事件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总的来说,本文对航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研究还存在不系统、不全面、没有针对性等缺陷,研究的许多章节也只是停留于表面,没能够进一步深入。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解决方法、现如今跨部门协同合作等问题方面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三、研究的展望与前瞻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航空突发公共事件对民航企业、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和负面效应,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促进民航事业的良性、稳定发展,就需要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展开研究。由于国外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理论研究比较早,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也比较多样化,国内对于公共突发事件以及跨部门协同的理论研究晚于西方国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在西方国家的先进理论的基础下,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我国学术界关于航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研究必将能够不断优化,改进和改善,并最终找到最适合我国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
“8.24”伊春空难中不同部门主体的应急处置过程示意图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文献述评
第三节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公共突发事件
二、航空公共突发事件
三、应急处置
第二节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一、公共危机管理
二、公共安全管理
第三节协同治理理论
一、应急处置跨部门联动机制
二、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章航空旅客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现状
第一节航空旅客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体制架构
一、我国民航管理体制沿革
二、航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现行体制架构
三、航空旅客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现状
第二节“8.24伊春空难”案例概括
一、“伊春空难”事件详情
二、“伊春空难”应急处置中主体
三、“伊春空难”应急处置中主体的关系
第四章航空旅客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航空旅客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的问题
三、公共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第二节航空旅客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多部门协调不到位
二、应急管理机制不科学
三、公共安全培训环境不佳
第五章航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借鉴
第一节航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
一、美国经验
二、川航3U8633备降事件经验
第二节航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
二、加强科技的基础支持
三、建立和完善航空安全管理系统
第六章提升我国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同合作
一、厘清协同治理责任关系
二、促进协同治理信息资源共享
三、优化协同合作应急管理预案体系
四、完善协同合作应急处置联动工作机制
第二节提高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一、完善高效的航空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二、优化应急救援队伍结构
三、向全方面的突发事件管理方向发展
第三节强化部门员工的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意识
一、强化航空公共安全意识培训
二、完善航空安全主动报告系统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参与意识
结论
一、研究的发现与贡献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三、研究的展望与前瞻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五: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研究
本文在查阅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评估相关研究文献与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的相关研究。在深度剖析现实核化工工程施工安全问题过程中,了解到核化工施工既有驱动社会高速发展进步的积极能源作用、又存在威胁施工工程生命财产安全的负面作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根据国家对安全施工的相关政策与规定,现代企业生产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本文关于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对于企业现实发展、产业升级优化而言,发挥着强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依据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内涵、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的特点、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为基础,构建了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制度因素、人员因素、工艺设备因素、环境因素4个一级指标,核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处理制度、事故预防与救援制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制度、施工人员资质、施工技术水平、安全意识水平、施工工艺、物料使用、特种设备、施工防护措施、危险源识别、不可抗因素、危险废物排放管理15个二级指标。(2)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经验打分法构造了成对因素比较矩阵,基于方根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值,了解不同评价指标对于核化工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程度;然后对二级评估指标进行权重总排序并作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符合标准后,所计算的权重值可作为有效的安全管理评估数据使用。(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核化工施工企业的模糊综合安全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因素集与评语集,根据专家对核化工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打分情况确定模糊评价隶属度矩阵,合成指标权重值和模糊矩阵后得到模糊评价向量,最后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求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所述等级。(4)选取从事核化工施工活动的H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核化工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评价的现实研究。最终计算得到H公司核化工施工安装安全管理体系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83分,属于良好等级。最后根据指标权重值分析了不同指标对于H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影响的重要程度,评价了H公司从事核化工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研究的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1.3.2国外研究现状
1.3.3文献评论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第2章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
2.1.2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2.1.3安全管理体系发展
2.1.4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2.2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与评估概念
2.2.1核化工项目的概念
2.2.2核化工施工企业的概念
2.2.3评估及安全评估的概念
2.3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2.3.1强调特殊施工的制度性管理
2.3.2突出特种设备与材料的安全管理
2.3.3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原则
2.4本章小结
第3章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3.1.1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原则
3.1.2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的方法
3.1.3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思路
3.2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的选取
3.2.1指标选择的原则
3.2.2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的选取
3.2.3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的确定
3.3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一级评估指标
3.3.2二级评估指标
3.4本章小结
第4章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综合评估模型
4.1构建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集和评语集
4.1.1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集
4.1.2安全管理体系评估评语集
4.2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综合评估模型
4.2.1安全管理体系综合评估判断矩阵
4.2.2安全管理体系模糊综合评估
4.3核化工施工安装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构造模糊判断矩阵
4.3.2指标权重计算
4.3.3一致性判断
4.4本章小结
第5章H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评估
5.1H公司概况
5.1.1H公司简介
5.1.2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5.1.3H公司安全业绩
5.2H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评估
5.2.1H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5.2.2H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计算
5.3H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结果分析
5.3.1权重结果分析
5.3.2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