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王营煤矿矿井安全性评价体系管理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70810455119097
  • 日期:2019-06-0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安全管理论文,笔者通过对以往煤矿事故综合致因进行分析,以及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构建矿井安全性评价体系模型,并针对具体煤矿进行模型应用。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煤炭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采技术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煤矿的安全隐患。我国对煤矿安全极为重视,但由于科学技术等限制,煤矿安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技术和管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仅仅提高技术是不够的,更要重视安全管理。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矿安全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瓦斯、煤尘爆炸、顶板事故控制效果不明显
当下发生的这些矿山灾害中,比较严重的为瓦斯以及矿山煤尘事故。据统计,仅2000-2014年间,我国煤矿共发生10人以上死亡的重特大事故557起,死亡人数11908人,其中瓦斯爆炸事故246起,死亡人数4856人,分别占总数的44.2%和40.8%。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据最近几年统计数据研究,灾害伤亡总数的70%是由于冒顶危害。
(2)煤矿火灾问题依旧严重
近年来我国对外因造成矿井火灾的控制具有显著效果,基本没有因外因造成火灾的事故发生,但煤层内部结构复杂,内因引起的火灾(煤层自然发火)仍屡有发生。我国煤矿发生自燃发火倾向的火灾占一半左右,最短发火的间隔仅有32天自燃火区在很多的矿井都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致使大量的煤炭资源被烧掉和冻结,这种自然现象同时也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3)潜在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管理工作不完善
煤矿生产是一个动态复合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构成的,由于各种安全隐患同时存在因而也是一个事故发生系统。煤矿中发生危险的因素复杂,具有随机性、隐蔽性强等特点,这与煤矿生产过程中危险源多,空间复杂分布、各个影响条件且相互制约有关。管理工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存在极大困难,致使矿井安全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轨迹交叉”论是目前流行的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认为,发生事故主要由两大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事物不安全状态,且两者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地位同等重要,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提高设备可靠性,可设置一安全装置在人流和物流(能量流)之间以作为屏障,这样不但能提高机械设备可靠性,同时又能使得事故发生的概率显著降低。
我国安全管理专家将人、机、环三者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作为事故致因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事故致因理论研究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直接原因,但管理上的缺陷间接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系统中存在“潜在失误”。
钱新明在1995年提出事故致因的突变模型,该模型将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作为事故发生的共同作用,人的因素包括:人的心理与生理状态、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管理水立在科学的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基础上,把它作为系统工程来管理。实施OSHMS的精髓是“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各种潜在事故制定应急方案,力图使损失最小化。企业可从管理上和工程技术上采取措施,从而消除或减少危险。
.........................

2矿井安全性管理标准分析

2.1矿井安全性管理内涵与基本特征
2.1.1矿井安全性管理的内涵
矿井安全性管理是指在煤矿生产全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矿井由人员、机器、环境、管理四个系统构成,必然导致其具有复杂多样而且不封闭的特点,比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高,而且素质普遍不高,机械化程度低,矿井通风不好粉尘较大,工作环境恶劣,这些都是煤矿复杂性和特殊性的体现。针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处理,主要优化人员、机器、环境、管理这些方面,进而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优化,提高煤矿安全性。
(1)人的行为安全
人的安全可靠性是针对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中一直强调的重点。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人的行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造成安全事故的比例可以达到80%以上,例如,1931年,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随机抽取了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统计后发现这些事故里98%是可以人为预防的,其中88%主要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而人为无法控制无法预防的事故仅仅只有2%。更严重的是在我国,90%以上的煤矿事故是由煤矿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所致,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及其重要性。
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煤矿安全工作从始至终的过程中都不能忽视对人的管理,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引导机器和环境的安全并且为机器和环境奠定基础性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主动将事故风险的几率降到最低,发挥人的主动性,在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问题,从而使人员、机器、环境、管理和谐一致,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将以人为本贯穿到煤矿风险安全管理中去,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

2.2矿井安全性管理标准分析
矿井安全性管理离不开安全管理标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知道合格和不合格的区别,以及需要达到的条件,从而确定相应的标准。
2.2.1矿井安全性管理标准制定内容
(1)安全管理标准制定的目的
矿井安全性管理标准制定后,让员工在危险源辨识之后,知道任务的着手点在哪里,确定做这项任务的目的,依据做任务的步骤,探究其原因,确定需要管理的对象,并编写针对管理对象的控制方案,从而将危险源消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具体内容
管理标准是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制定的,管理标准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做到只要这个标准实施后相应的危险源就可以排除。
人的管理标准是指人的行为方面的标准,管理对象在特定背景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机的管理标准是指管理对象的完好程度、数量情况、质量标准和正常运转状态。
环的管理标准是指管理对象处于安全范围内的标准。
管的管理标准主要指现有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备。
..........................
3.矿井安全性评价模型的构建..............................17
3.1矿井安全性评价指标的选取..............................17
3.1.1矿井安全性评价指标的确定..............................17
3.1.2矿井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内涵..............................17
4矿井安全性评价模型应用.......................50
4.1阜新王营煤矿简介.......................50
4.2模糊综合评价的程序.......................50

4矿井安全性评价模型应用

4.1模糊综合评价的程序

............................

结论
通过对以往煤矿事故综合致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矿井安全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在阜新王营煤矿矿井的试应用,得出如下结论:
(1)结合对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对比研究,提出了矿井安全性的构成要素…人员、事物、环境、政策,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其中人是核心要素,物是保证,系统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四要素以人为中心构成多维结构体。
(2)分析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国内外煤矿事故成因理论,同时对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将矿井安全性考核评估内容分为5大系统,分别为人员管理系统、技术装备系统、作业环境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及辅助管理系统,建立了一个由若千因素组成的矿井安全性评价体系,体系包括5大系统,31个子系统,224项安全性管理指标内容。
(3)以建立的矿井安全性评价体系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具有三层结构的阜新王营煤矿矿井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该矿安全性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值,在五项一级指标中,人员管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是其首要的影响因素。技术装备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的安全投入是首要影响因素。采掘系统是作业环境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企业本质安全文化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急与事故管理是辅助管理最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