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垃圾围城”现象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困扰性难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1章绪论
1.2.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启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彼时主要侧重垃圾末端的处理。直到80年代,学者们才将关注点转移到垃圾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中。西方部分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呈现出质性增长的发展势头,导致城市内饱受垃圾治理难题困扰,进而学者们构想有关生活垃圾解决的理论和实操开展较早。通过对知网等学术期刊的检索,当前国外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垃圾分类理念、生活垃圾分类主体及经济政策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影响三方面。
(1)生活垃圾分类理念的研究
维拉斯科·加里多(Velasco Garrido)以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案例,认为德国施行的循环经济理念可以成为其他城市的借鉴[1]。松井(Matsui)认为日本在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中提出的和谐社会,对于降低能源消耗,环境友好型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2]。松本茂(Shigeru Matsumoto)指出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收入及学历等因素,并总结出在社会中妻子、高学历人群及老人的分类意愿及行为更为高涨。马丁·梅洛西(Martin.V.Melosi)指出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决策作用,组织宣传活动,动员人们参与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养成良好垃圾分类习惯,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第3章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与合作分析
3.1济南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
面对单一主体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的困境,作为一种学术策应,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被适时提出。通过剖析济南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发展历程及实际推进情况,继而从内生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入手分析多元主体构建的合作模式,这为下文明晰多元主体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奠定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3.1.1济南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阶段回顾
通过查找总结并分析济南市垃圾分类治理历年来颁布的法律法规,笔者现将济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发展分为摸索、探索、推进及突破四阶段。
(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初步摸索阶段(1991-2006年)
济南市垃圾分类治理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才引起重视并推行一系列垃圾治理法律法规。1991年,济南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济南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该法以法规形式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卫生环境管理,并对城市道路的清扫与保洁做出划分。1998年、2005年及2006年先后颁发《济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管理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及《济南餐饮垃圾管理规定》等进一步将生活垃圾分类以法规形式确定。这些文件颁布初衷在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但由于文件中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法不细致,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等原因。垃圾处理工作基本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企业及民众等基本没有广泛参与,因此在这一阶段,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取得的成效不尽如人意。
第5章国内外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借鉴
5.1国外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
在本小节,国外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主要选择柏林及东京两座城市。两座城市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均采取的是多元主体合作的方式。两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形成专属独特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5.1.1德国柏林:垃圾循环利用立法
柏林作为德国首都,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面是其他城市的模范代表。德国是世界上首批积极依靠立法来推动垃圾循环利用的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治理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研究,柏林市现已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治理道路。
(1)柏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发展历程
1990年,东西德完成合并,至此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柏林市。经合并后的柏林人口足足达到300万,在当时算作一座超级密集型大城市。合并后,柏林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城镇化进一步扩张,造成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难题,这成为制约柏林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生活垃圾难以及时处理,不仅污染环境,也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由生活垃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倒逼柏林市政府着手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5.2国内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
上海、深圳及杭州都是我国经济起步较早且实行垃圾分类较早的城市,经过不断的摸索发展,三者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属模式
5.2.1上海:多元合作治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市才正式提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理念,前后历经规划、试点、推广等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的全方位处理模式。
(1)上海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发展历程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并未明确提出垃圾分类概念。直到90年代,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才正式起步,1996年颁布《关于加强本市环境保护和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此作为垃圾分类正式开始标志。
2000年,住建部确定上海、北京等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由此,上海市进一步加大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步伐,在中心城区600个社区内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11年,上海市将本市生活垃圾确定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种垃圾分类模式,并一直延续至今。2014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这是全国首部有关垃圾分类的地方规章。其次,上海市于2018年、2019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垃圾分类系列指导性文件,由此为垃圾分类立法奠定了文本基础。
结语
“垃圾围城”现象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困扰性难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本文以济南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为研究对象,在网上搜寻有关济南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资料,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小区:新建社区名辉豪庭与传统社区燕子山,分别总结归纳出两个典型小区在垃圾分类治理中取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得出阻碍济南市在推进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单方推动,分类效用待提升、社会组织发挥效用不足、企业参与度低及社区生活垃圾垃圾分类行为形成率低等问题,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社区民众四个角度分析问题渊源。继而笔者通过选取国外德国、东京及国内上海、杭州四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功经验,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社区民众思维度提出以济南为代表的交通枢纽型大城市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优化路径。
鉴于自身学术水平有限,论文的深度、广度及创新点方面还有待挖掘。由于疫情影响,未能实地进入社区内部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致使本文在定量化研究方面有所欠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已经成为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必然趋势,但多元主体如何在合作治理理论下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是笔者今后将要研究的一个方向。最后,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解决当前同类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问题有所帮助和借鉴,早日从“垃圾围城”脱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