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mpa论文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12221571818514
  • 日期:2019-01-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基础是作为公共部门管理及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公共管理学及公共行政学。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研究领域的视野、范围、理论和方法论不断地发生改变,出现不同的研究“范式”,特别是当代(70年代以后)的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已大异其趣。(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mpa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 论
 
本章节主要是对粮食补贴政策这个选题背景和选题的研究意义做介绍,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做介绍,并且答题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管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粮食始终关系着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回顾历史看,但凡国力富强昌盛的国家,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国家有足够的自给自足之力,才能维持稳定的发展趋势。粮食问题不能单单地用农业的角度来看,它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安全和国民的生存安全,在最初工业薄弱的那些年农业扶持工业,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了联系工农业的一座桥梁。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积弱积贫的中国开始焕发应有的活力,粮食的生产规模和产量都有所提高,举国上下开始投入生产,1978 年我国的粮食总产达到了 3 亿,相比建国初期的 1.13 亿的产量增长了 2.65 倍。到 90 年代以后,粮食生产已经基本能自给自足养活全国人民了,粮食产量达到了 5 亿吨。但是从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和规模逐渐出现了下滑趋势,到 2003 年粮食产量减少了 0.7 亿吨,粮食减产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国家经过一些列研讨和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缓解粮食产量的减少,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稳定。自 2004 年国家陆续出台各种粮食措施以来,粮食生产呈回升趋势,到了 2010 年,出现了第一个七年稳增长的态势①。接下来的一年粮食产量虽然有所下降,总体来看我国的粮食产量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回顾我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史,粮食生产创下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我国面对地少人多的现实压力,用全世界 9%的土地养活了全世界 20%的人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环顾周围的国际环境,自 2007 年以来,新一轮的粮食涨价使得一些国家经济遭遇挑战,在我们不为粮食问题发愁的时候,在世界的另一端,一些国家的公民正在面临全面饥荒的挑战,经济问题上升为了政治问题。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农产品出口国,也出台了应对粮价上涨的粮食限购措施①。中国在这场粮食价格上涨危机里没有受到很大的波动,但是就现在的国内形势来看,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人们对粮食的刚性需求和现有的有限耕地和每况日下的生态环境的矛盾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国家对粮食的生产也做了一定的部署。国家出台的《全国新增 1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的文件中提出到 2015 年,我国粮食的生产能力需要达到 5.3 亿吨;预期到 2020年,全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在提高 0.2 亿吨。政府也应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给予一定额度的粮食补贴用来满足快速增长的粮食需求②。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西方对粮食补贴的研究开始的很早,从 20 世纪开始我国学者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才稍有起色,后期逐渐出了成果。我国学者也对粮食补贴政策做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按照陈国强的观点,他按照我国进入 WTO 所签署的《农业补贴》协议的标准来划分,分为 “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两类。“绿箱政策”是指各个 WTO 的成员国在回圭合同所约定的一些不会对粮食的贸易产生影响或者产生微小影响的政策。这类补贴的费用是由纳税人来承担,不转接给消费者,对贸易扭曲作用基本没有或者是很小,同时对粮食交易的市场没有产生扭曲的影响,没有波及粮食的交易价格而且也不影响粮食的生产。另一种是“黄箱补贴”,它主要是只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直接对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补贴,对粮食市场起到了影响和干预。在 WTO 成员国中,“黄箱补贴”这种政府手段会对粮食的贸易产生影响,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公平,不被WTO 国家提倡①。根据补贴的方式不同,谢凤杰、谭砚文补贴政策分为直接补贴、投入补贴和产出补贴三大类②。直接补贴就是指政府直接把投入农业生产的物资或财力以货币方式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这种补贴方式不经过生产环节和贸易流通,而是直接通过增加种粮农户收入的手段进行。投入补贴就是指政府把补贴的物资放在了降低成本的运用上,直接补贴是典型的例子,比如说农药化肥等的补贴,降低外部成本用的是间接手段,不如说在流通环节的补贴。投入补贴这种方式在减少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方面对农业有一定的作用。产出补贴这种方式的补贴主要是体现在市场价和国家的收购价差方面,农产品产出后如果市场的收购价低于国家指定的最低粮食收购价,为了保护种粮农户的利益少受损失,国家无条件地以之前制定的收购价收购种粮农户手里的粮食。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粮食补贴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进行分析、制订、试行、推广和制度化,并且进行实时跟踪和修正。可行性研究是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基础,必须基于对具体情况的研究分析和掌握。本章先从粮食补贴的概念入手,用经济学相关内容阐明粮食补贴的理论基础,揭示我国现行粮食补贴的依据,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归纳粮食补贴的作用方式,为下文进行深入实际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农业生产作为一种针对自然物进行种植管理,收获出售产品的产业,位于产业链的第一层级,有受自然影响大,附加值低的特点,而农业生产又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一方面是有基础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收益低下会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失,这种现象是任何一国的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过程中都 不愿意看到的,但它恰恰又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因此用财政补贴这种手段来运行,解决产业间的不平衡,维持规模和效益的稳定,一般说来,对农业补贴的定义为:农业补贴是指政府基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以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标准,采用财政金融手段,作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流转和贸易环节,使之发生转移支付,从而对农业生产有保护和刺激作用的一系列政策方针:一类是广义上的含义,指在一个较高层次上,政府对农业生产全部发展环境的政策支撑,如农业技术的研究,农业生产的软硬环境的建设和健全,包括对生态的制理,贸易市场的完善等,这些支持不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要素本身,不会将效果直接加成到利润中去,这种间接的手段不会对流通和贸易造成影响,成为“绿箱”政策;另一类狭义的含义,指政府直接对农产品生产这个经济活动本身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撑,直接作用于农产品的销售、流通和成本的环节, 粮食的流通会产生影响称为“黄箱补贴”。其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农产品结构对市场供需弹性。
.........
 
第二节 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粮食补贴的产生,是根据粮食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所以,我们研究粮食补贴时,必须对粮食产业的特殊性有充分的理解。而作为公共物品时具有稳定市场,抑制物价,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能脱离政府这一角色的作用。粮食生产在经济学中有若干显著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就产生粮食补贴的必要性。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气候,地质和耕地环境都会严重影响农业发展,而且这种影响是不间断的长期影响,在自然条件中,不可控因素相当多,自然条件一旦向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方向发展,就会影响到农业产量、质量。我国农业生产以小规模自然人为主,组织个体性强,规模效应不明显,加入 WTO以后,农产品价格逐渐放开,而高成本低效益带来的竞争力低下将我国农产品置于不利的竞争局面,反过来影响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下降,导致这一群体向利润较高的其他行业转移,对农业基础的保障作用带来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周期长,对市场变化应变能力差,粮食生产者确定生产规模是上一期的销售情况,而进行粮食播种后,生产规模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无法改变,根本无法跟上市场波动的周期,而且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因素较大,和工业生产相比,粮食生产者无法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来随意改变自己生产的粮食种类,经常造成粮食生产不能和市场需求适应,经常不能保证粮食生产者理想的利润率,极端情况下甚至不能回收自己的成本,因此,粮食生产的弱质性,是体现在粮食生产属于传统农业,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差。其次,粮食的公共属性决定了粮食生产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粮食生产难以吸引大规模投资,无法形成集中规模,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最大的承担者,应该通过粮食补贴政策,加强粮食流通性,使产品能够快速有效地回收成本,获得收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于购买粮食的支出增加速度很缓慢甚至不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因此粮食生产面对的市场扩张能力不足,粮食生产的供求关系将更加不稳定,粮食在交换市场中也将被进一小削弱,相比社会生产力严重低下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粮食和财富挂钩程度越来越低,粮食的地位从过去的一般等价物下降到生活必需品,越是生产力发达,弱酸性就越明显。#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 师宗县粮食补贴政策现状及效果评价.........33
第一节 师宗县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现状.......33
一、师宗县农业发展概况.....33
二、师宗县粮食补贴政策的制定.............33
三、师宗县历年粮食生产情况.......34
四、农民预期与行为选择.....35
第二节 师宗县粮食补贴规模.....37
第三节 师宗县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38
第四章 师宗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44
第一节 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44
第二节 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的原因.....47
第五章 完善粮食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50
一、加强对补贴资金的动态管理.............50
二、逐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50
三、实施价格补贴,降低农户在交易中的利益损失...........51
四、对补贴对象进行再次明确.......51
五、建立健全粮食补贴监督制约机制.....52
六、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培训体系.........52
 
第五章 完善粮食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分析结果,师宗县粮食补贴的目标应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户种粮收入增加两个中心,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市场化,研究补贴标准,又要防止粮食补贴补消费化。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目标的达成和粮食补贴政策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粮食补贴政策的模式良好地适应生产的需要就能很好地实现政策的目标,如果政策有悖于现行的发展需要,则使得国家的人力、物力投入效果甚微。云南省的粮食补贴政策实施十年之久,其一直持续的现状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与当下的粮食生产需要是相吻合的,符合了种粮农户的利益需求,但是从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粮食补贴政策的长远发展还需要不断地修正和改良,以下是我对粮食补贴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对补贴资金的动态管理
将补贴细化到耕地面积的补贴和种植效果的补贴,先在年初确定耕地面积后预发放一次补贴,第一次补贴对土地的情况进行分类,在基数上再根据土地质量发放标准加成一个系数,这个系数会反映出粮食补贴政策对耕地质量维护的资金支持。到年底又根据粮食产量发放第二次补贴,第二次的发放标准要以第一次的面积进行核算,如果相同的土地质量和面积,而产量不同,第二次补贴就要有区分度。 粮食的价格补贴对于保障种粮农户的利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政策只能是应对短期的粮食市场的波动,长远来看实施效果不佳①。对农户收入预期却考虑得较少,所以最低收购价格和农户预期相去甚远,这样,反而强化了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和外部性。一旦农户找到了收益更高的行业,那么粮食生产还可能下滑,在这个问题中,应该说政府和粮食管理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公共管理者的职责,另外粮食价格波动大,在需求弹性小的情况下,粮食收购市场是有效保障农户利益的环节,这个环节的主体是政府,粮食补贴宜采用目标价格补贴,一方面对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要在粮食进行出售时进行目标价格补贴,不论是丰产后带来的价格下滑还是因不可抗拒因素带来的风险发生后,对面积进行的补贴,不但保障农户的利益,也让农户看到有关部门对防风险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结论
 
云南省粮食补贴从 2006 年开始实施新政策以来,目标是促进粮食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对实施效果和引导方向进行持续关注。本章通过对师宗县的粮食补贴政策的相关的补贴标准、发放的程序以及实施的效果,结合师宗县种粮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粮食补贴的增加,增加了农户的经营性收入比例,同时,农户经营性收入绝对值也得到一定程度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二、粮食的补贴对粮食的播种规模和生产产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单位产量相对不变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增加了粮食的总供应量。 
三、粮食补贴政策的补贴资金冲减了一部分粮食的生产成本,为种粮农户弥补了一部分开支,提高了种粮农的收入。 
四、目前粮食补贴依据种粮面积进行发放,仍然是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最理想补贴方式。以师宗县的实际情来看,粮食的播种面积是最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 
五、粮食产量依靠规模化经营,必须以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保障,粮食补贴属于生产性补贴,用于生产性补贴时,对粮食生产有一定杠杆作用,越靠粮食生产过程的前端,杠杆作用越强,但是粮食补贴的标准应该在后端寻找依据。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