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mpa论文,MPA项目专门为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机构培养公共服务的高级人才,同时兼顾为私人部门培养具有优秀分析、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与MBA (工商管理硕士)为私人部门尤其是公司企业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相对应。下面,以美国为例,介绍国外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mpa论文,供大家参考。
导 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劳动保障监察作为政府提供公共监管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根据法的授权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和干预的重要行政手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凸显,劳动用工问题多发,劳动关系恶化。劳动关系的和谐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形势下,处理好劳动关系问题显的尤为重要和迫切。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起步较晚,在体制建设和立法层面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合理之处。劳动用工矛盾的增多致使劳动保障监察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管理手段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劳动保障监察来说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自身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充分的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监管市场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用工环境,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劳动保障监察作为维护劳动市场和谐与稳定的重要行政执法手段,对促进社会公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就业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从理论上来讲,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是从法学的角度对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的,依托公共管理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且在这些研究中出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脱离的现象。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基层(R 县)工作实际指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既可以消除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又为我国探索建立更为健全的新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提供参考。
.......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劳动保障监察做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有效的行政行为,在世界上许多被国家广泛应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于 1802 年起源于英国,应国际劳动组织相关公约和建议书的要求美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分别制定了本国涉及劳动保障监察的法律、法规。经研究发现目前世界各国所采取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综合型模式、三方联合型模式和联邦制模式三种类型。
1、综合型模式。劳动保障监察采取综合型模式的国家,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拥有相对较为广泛的职责,主要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卫生问题、休息休假问题及其它劳动保护问题。许多监察机构还负责监督正确计算、支付工资和社会保障津贴以及监督产业关系,同时提供调解甚至仲裁服务。①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隶属中央,由中央直接管辖,权利集中,且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权限范围也大,所以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也比较大。该模式在主要在法语和英语非洲国家、西班牙语国家被广泛采用。2、三方联合型模式。三方联合型模式又称斯堪的那维亚模式,采用这一模式国家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要是以督促用人单位遵守职业安全卫生、福利以及某些一般工作条件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职责。②在该模式中由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是由三方在法律规定之下协商建立的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工会、雇主联合会之外拥有劳动行政执法权的决策和监督体系,所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作为一个三方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执法活动表达了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意愿,所以监察对象愿意积极主动的配合监察执法,从而有利于监察执法工作的开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是指以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的总和,包括制定的法律以及制度。而制定劳动保障法律及其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照职权,为了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等一些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职能,对特定的相对人和行政事务直接采取措施影响其利益和行为,从而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活动。
(三)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国家具有法定权力的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一项法律制度。
........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B.丹哈特和珍妮.V.丹哈特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之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倡导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服务,其服务对象是全体公民,并把公民的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劳动保障监察作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职能部门,应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执法理念,把老百姓的利益关切放在首位,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公共舆论监督理论
威尔逊的公共舆论监督理论认为行政集权提高了政府的效率,而公众舆论监督则有效避免了权利的滥用。该理论包括了公共舆论监督应该具备权威性、公共舆论不应该丧失独立地位和批判精神、公共舆论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劳动保障监察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受到公共舆论的监督,能够有效的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公共舆论监督有助于增强行政机关的责任感、保证行政机关正常运转并防止官员的腐败。
...........
第三章 R 县劳动保障监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5
一、R 县劳动保障监察存在的问题 .............. 15
(一)执法队伍建设不足 ........... 15
(二)执法硬件条件差 .... 16
(三)执法方式落后 ........ 16
(四)执法力度低、效果差 ....... 17
(五)联合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 17
三、R 县劳动保障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8
第四章 完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问题对策 ........ 23
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 ...... 23
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 24
(一)“两网化”内涵 ...... 24
(二)“两网化”现状 ...... 25
(三)做好“两网化”建设 ....... 26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26
四、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 27
五、调整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 ............. 28
第四章 完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问题对策
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既是相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又是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立本为民的切实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监察工作的重视又说明在当下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劳动保障监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这一要求,我们要不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和吸收外国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制度完善。
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保护和充分调动监察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上级主管部门应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为改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条件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员的福利待遇问题,改善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基本办公条件。一是要确保正常经费的供给落实到位。这是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基础条件。二是要切合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需求划拨经费。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添置工作开展时必须的办案工具如摄像机、录音笔等为监察人员办案提供便利,提高办案效率。三是要适当提高劳动监察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因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及工作环境等因素致使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加之劳动保障监察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本身就不高,有关部门可通过制定岗位津贴和办案补助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监察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薪资待遇的提高有利调动于劳动保障监察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中来。#p#分页标题#e#
.......
结 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规范劳动用工和就业的劳动保障监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和谐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劳动保障监察近年来不断在摸索中前进,其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也己逐步健全。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嬗变进程进行梳理,指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的现状。综合运用相关公共管理理论,结合 R 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在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中存在执法队伍建设不足,执法执法硬件条件差,执法方式落后,执法力度低、效果差,联合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宣传力度、调整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五个方面解决我国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建议的提出能够解决我国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进一步的探索。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