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mpa论文:国税系统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2422291116997
  • 日期:2018-05-23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mpa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税收是通过税源产生的,税务部门保障税收的前提是加强税源管理。不论是国家税务局还是地方税务局,各项工作都是以税收为中心运行的。在当前运行机制下,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规定了税务工作人员如何收税以及如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新修订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发布使得税务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职能有了明确的文件来源,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优良作风的税收管理队伍。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加强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税收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是税收的重要保障,同时对税收管理员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与其绩效以及晋升挂钩。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企业大小不一,创业形式多样,税收对象也变得多种多样。首先,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经济目前正在快速增长,企业的规模和生产方式都正在发生变化。其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以及外部资金的进入和国内的资金外出,从微观上来看,企业的资金来源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不仅有本地人的投资,更有外国人的投资,企业的销路变得更加广泛,产品也变得更加多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出现许多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这些企业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吞并合资已十分普遍,一些大的集团公司甚至旗下有许多子公司,分支遍布海内外,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发展壮大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当前企业包含各种成分,既有纯国资的公司,也有民营资本公司,既有中方控股,外资注入的公司,也有外资控股,中资注入的公司。面对这些不同种类的公司,税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的应对。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税收部门的改革,企业的相关业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对于税收征管有固定的“模板”,而现在的税务、财务变得更加多元,更能体现企业的经营特点。与此相对应的,财务与税务也逐渐分离开来,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规范,对政策调整的反应更加灵敏。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目标下,往往隐瞒收入、虚报成本来逃避税收,通过编造虚假的财务状况蒙混过关,因此信息不对称也成为当前摆在税务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税收体系、管理方式、管理力量并没有相应增强,从而使税收征管变得更加困难,税收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高效有序进行。
...........
 
二、研究现状
在新世纪初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风险管理一一实践篇》,为开展税源分类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在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过程中,要完善税源分析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一是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按照“统一管理、集中发布、分级处理、过程监控”的原则,完善风险管理考核办法、业务流程、修订文书,细化评估各环节工作要求,对重点行业制定评估模型和行业标准。统一企业财务数据填报口径,提高纳税人报送数据质量。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分析预警功能。力求使纳税人信息模块化、疑点问题指标化、分析预警职能化、应对策略规范化,改变目前的人工分析手工排序和公文发布的初级应对模式,形成常态化、立体化的风险管理格局。三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纳税评估操作流程,明确各环节纳税评估的工作职责。相对于国外的税收工作来说,我国的税收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借鉴欧美国家分类分级税源管理方法。针对大公司、跨国企业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对于个体工商户等零散税源开展专业化管理,对起征点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进行抽样调查和针对性评估。但是,各国的实践仍是处于试验阶段。换句话说,成熟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并没有形成,当下的文献资料,以经验介绍为主,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国税系统税收管理员制度概述
 
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相关概念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负责税源管理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的管理和服务职责。基层税务机关(以下简称税务机关)是指省以下税务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本文从县级税务局入手,进行调查分析以及研究。税收管理员制度,就是规定税收管理员履税源管理职能的制度。因此,税收管理员制度也可以理解为税源管理模式,即如何进行税源管理的制度。
..........
 
二、我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历史变迁
我国税收管理员制度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上世纪 50 年代,这个时候我国刚刚解放,全国范围内纳税的人非常少,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进行纳税,推广纳税制度,我国制定了纳税管理体系,专管员集征收、管理、稽查大权于一身,被称之为税收专管员时期。第二个阶段:1950 年到 2005 年,税收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很多地区都开始取消专管员,将本来属于专管员的三项事务分离开来,专人专事,这个时期出现了专门分管税收征收的管理员。这种模式,是与其他先进国家看齐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完善了税收制度,形成了税收体系,打开了新局面。第三个阶段:2005 年起,面对税源管理责任不明、管理缺失等问题,税务总局发布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要求税源管理关注“管事”和“管户”,这不是重回专管员的老路,而是试图解决责任缺位和管理事项繁杂等问题,但从本质上还是回归了原来的“保姆式”管理方法。第四个阶段:最近几年,由于我国开始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原本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不再合适,两者遵循不同的管理理念,矛盾冲突在所难免。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效仿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办法正在国内推广和发展,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变革迫在眉睫。
............
 
第二章 X 县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的过程与效果评估....19
一、改革的动因............19
二、改革的目标............19
三、改革的具体过程....20
四、X 县国税局新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价............22
(一)X 县国税局新管理员制度效果描述..........22
(二)X 县新管理制度效果尚未达到预期..........25
(三)X 县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27
第三章 完善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对策..........29
一、大力推进管理方式的转变........29
二、推进制度和效能建设......31
三、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31
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32
五、规范税收执法........33
六、优化纳税服务........34
七、强化行政保障........35
 
第三章 完善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对策
 
X 县国税局为了执行上级的行政命令,完成改革试点任务,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进行改革,制度设计自然获得上级的认可,赢得了行政上的合法性。但是新制度难免形而上学,不能与基层实际情况相适应,不难看出合法性的代价是对效率取向的违背。虽然按照上级的部署,完成了机构重组、职能重新划分等任务,表面上建立税收管理员专业化制度,但是无法在实际中运行,为了维持正常的工作开展,内部继续运行老制度,改革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税源管理效果,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和机构的正常运转。实际上,在获得制度合法性的同时,也可以追求效率,合法性和效率并不是对立的。X 县作为下级税务机构,虽然必须服从上级的行政命令,但是这种服从并不是机械的服从。一方面,在上级机关制定改革方案时,作为试点单位应当主动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在上级已经下发具体的改革方案时,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改革方案深化,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努力在追求合法性与提高效率间达到平衡。根据上级方案,目前 X 县国税局完成了机构重组、岗责划分、税源分类等工作,税收管理员专业化制度已初具雏形。为解决为获取合法地位而背离效率所造成的改革问题,并探索出符合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笔者认为可通过采取对税源采取适度集中的差别化管理、对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实行标准化递级化纳税评估等具体措施,解决新制度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结 语
 
X 县国税局依据江苏省国税局和市国税局的规划部署建立新税收管理员制度。新制度获得了实际的政治合法性,在现实情况的运作中效果不佳,改革表现出了“合法性”取向与“效率”取向的矛盾。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取得了从上至下的合法性,但是却使税收管理效率降低,合法性符合上级的要求,但效率却是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原则,从而导致制度设计和运行发生矛盾。X 县国税局作为基层税务机关,应该在满足“合法性”的条件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专业化分工理论的指挥下对新管理员制度加以革新,使改革回到满足“效率”这一原则上。上级部门和领导对改革起指引方向的领导作用,他们应该勇于创新、创造而不是闭门造车,将方案制定完之后不考虑制度是不是能够实际运行、运行效果如何而直接发给基层去执行。作为基层税务机关进行专业化改革,应拒绝“一刀切”和简单化,杜绝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而机械性地依据上级指令和文件指示操作改革,一定要全面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税源状况、征管基础工作,征管机构设置及分工,兼顾事实性、确定性和可行性,全面、合理的谋划工作,采用有效的可执行的适合本地现实情况的模式。由于本人学识、能力以及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例如标准化评估需要设计专门的评估模板、管理员团队中如何进行分工合作、考核制度的实施等仍需更一步的完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得以理解和完善。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